吴健锋教授指导,司向医生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为患者行重症超声检查 1月31日上午,中山一院援鄂医院查房时率先开展重症超声技术成功抢救了一名突发气胸的重症患者。 该患者是一名75岁男性,因发热、咳嗽、气促入院,其配偶及与他同住的子女均因感染新医院救治中。 吴健锋教授在带队查房时,发现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至60%,但是由于专家们身穿防护服,完全无法对患者进行听诊,不排除患者发生气胸。 就在患者命悬一线之际,吴健锋教授立刻想到可以通过重症超声的可视化技术进行诊断。但是该院的隔离病房此前从未开展过这项技术,所以病房中也没有床边超声机。专家们紧急联系医务科协调来一台超声机,司向医生立即按照BLUE方案,对患者进行床边心肺超声检查,发现诊断气胸的特异征像“肺点”,气胸诊断明确。 易慧医生给患者行胸腔穿刺引流 在吴健锋教授指导下,医疗队的易慧、肖冠华两位专家在超声引导下立即给患者行胸腔穿刺置管,引出大量气体,患者血氧饱和度逐渐上升,终于转危为安。 据了解,这是中山一院援鄂医疗队在战“疫”中率先开展床边重症超声技术救治重症患者,该技术的应医院新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床边诊治能力。 抢救成功后,老人和家属向专家竖起大拇指 来源:中国日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