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防治十大诱发孩子误食窒息的黑名单

时间:2017-2-2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近年来,儿童被异物卡喉致伤致死的新闻屡见不鲜,令人心痛。

相关事件:

浙江金华一个17月大的小贝边玩边吃花生,被噎住。10多分钟后,奶奶发现小贝大口喘气,以为他玩累了就抱他回家,等父母赶到送医已晚。小贝大脑受损严重…父母含泪同意放弃治疗,孩子走了…

余姚一位10岁小男孩就是因为吃太快,被一根1块钱大小的牛骨头卡住了喉咙。由于骨头卡在食道和主动脉中间,危及生命!医院不敢给他动手术,医院进行抢救。

江苏一名只有11个月大的幼童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医生通过喉镜检查,发现宝宝的喉咙口卡有白色异物立即用喉钳取出异物,原来竟是一截螃蟹壳。

儿童气管异物虽不属于高发问题,但时有发生。

我国目前虽然没有这方面的官方统计数据,医院的一项数据表明:该院近5年来接治了余例患儿因异物进入食道的抢救。

俗话说的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旦孩子出现了异物窒息,家长们该怎么办?

1/为什么儿童容易发生异物吸入?

下面,小童整理了下关于孩子吸入异物的主要原因:

对新鲜事物好奇,喜欢将小物品放入口中;

咀嚼功能发育不全,喉的功能还不够完善;

哭闹,吃饭时说笑容易将异物误吸气管;

口鼻异物处理不当,掉入气道内;

父母无正确的育儿经验,意识不强,该给孩子吃什么,不该吃什么不清楚。

2/儿童吞食异物危险多?

由于气管异物是五官科常见的急危病症之一,而且5岁以下的儿童容易发生。

其严重性取决于异物性质和造成的气管阻塞程度。轻者引起气管和肺损伤,重者可以窒息死亡。

3/哪些东西是容易导致噎住或窒息?

4/哪些情况下要怀疑孩子吸入异物?

如果孩子显示出下列症状,说明他的呼吸道被堵上了:

气喘或脸色发青。

昏倒。

表现出“我被噎住了”的表情:睁大眼睛,张开嘴巴,流口水,表情很惊慌

用手紧握喉咙。

5/一旦发现孩子吞食异物怎么办?

发现小儿食管可能吞入异物时,首先要检查一下小儿周围的环境,到底小儿误吞了什么异物,异物大概有多大,是什么性质的异物。

因为异物的性质、大小不同,处理的方法也不同。

如果异物较尖锐容易刺破食管或胃肠道黏膜。时间久了可引起炎症,常见的如食管炎。若累及周围的组织则可发生胸膜炎、食管气管炎,严重者可有发热、全身不适等。发现这些症医院检查。如果异物较大

不能通过幽门,可以发生腹痛,这时需用胃镜才能取出异物。若异物嵌入食管壁或穿出食管外,这时就需手术治疗了。

6/急救的一些方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可有效驱除异物

应对噎食,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海姆立克急救法”。这种急救办法对幼儿被卡效果非常好,值得所有的家长学一学。

而且一旦出现被噎住的情况,应在事发4分钟内,立即急救,这是急救的最关键时间。因窒息使大脑缺氧6—8分钟受损是不可逆的。如果在噎住后能第一时间自救,情况会乐观很多,送医院很可能会导致错过黄金急救时间。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气体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这个方法也是目前应对噎食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1急救对象是3岁以下孩子

救护人应该马上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2如上述操作后异物还没出来

可采取另一个姿势,把孩子翻过来,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大腿上,面朝前。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压迫,但要很轻柔。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3急救对象是成人

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然后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再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病人的腹部。重复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

4自己被食物噎住的自救方法

可采用上述用于成人4个步骤的后3个步骤,或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体上,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之,直到异物排出。

扫描







































如何防止白癜风的复发
白癜风初期治疗方法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