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24日晨读案例分享: 一、杨丽萍师兄问:膏肓疼,怎么贴耳豆? 大林老师建议:膏肓部位找痛点点刺放血拔罐,针重子重仙。 馤香师兄建议:扩胸,耸肩,撞背发“呵”的音。 二、某师兄问:一孕妇感冒了怎么扎针? 师兄们回答,孕妇最好不扎针,以下是师兄们分享的诸方法: 曾暋师兄分享:生姜三四片,葱白三段,红糖一匙,煮水趁热喝。 曦茵师兄分享:孕妇感冒可以用紫苏10克(上午加三片生姜,过了中午12点就不加)泡开水当茶饮服。 气定神闲师兄分享:怀孕期间感冒了,除了用其他师兄的食疗方,可以用紫苏泡脚,(或者喝)紫苏一小把,熬水五分钟,水来关火焖五分钟,兑热水泡脚。 张秀龙师兄分享:感冒食疗方,大米葱白粥。煮大米粥的时候,葱白不少于15厘米,葱白要带着葱须,葱须要洗净,一起煮粥。煮熟了以后。加点醋,睡前温服,连服三天,这样无论发汗或不发汗,效果都非常明显。 某师兄分享:三片姜加红糖加红茶熬了趁热慢慢喝下去,微微出汗。 三、一位70岁老人,女,右肩右曲池上下疼,我针对侧足三里灵大,同侧灵大曲池,曲陵穴吸进呼出21次,昨天感觉很好,睡到夜里2点又难受了,今天继续扎,师兄老师,我下一步该怎么扎针? 杜云兰师兄:师兄找下病因是什么,如果凌晨2点疼正值肝经运行时间点按太冲位置是否有疼痛点?如有行间透太冲。再扎灵大一试,并在对侧等高点找痛点针。 四、文珠师兄分享: 太溪(别名吕细) 类属:足少阴肾经输穴,原穴。五行属土,回阳九针穴之一。 位置:在足内踝尖(内踝最高点)和跟腱外缘连线的1/2处。在第一或第二横纹,拇长屈肌腱和趾长屈肌健之间。 五节:皮节、筋节、脉节。 取穴方法:首先定位内踝尖与跟腱连线1/2处的凹陷,在此仔细感觉, 循摸拇长屈肌腱前缘和趾长屈肌腱之间的缝隙即太溪。 传统取穴方法: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位。在足内侧面,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刺灸法:向后跟健垂直的方向直刺0.5-0.8寸,可悬灸,可透昆仑穴。 针感:徐徐针感传至足跟部或足心,有的传到腨(shuàn小腿肚子)部。 功效:壮肾阳、滋肾阴、理胞宫、强腰肌、滋阴清热、益肾补虚。 主治:遗精、阳痿、咳逆、喘息、吐血、呕吐黏痰、口中如腹、手 足寒至节(意思是手足冰凉直至肘膝关节)、手足厥冷、肾虚牙痛(牙神经痛,可灸太溪)、顽固性咽峡xiá炎、咽肿、心疼如针刺、肾阳虚的腰腿痛、月经不调、两腿生疮、牙根酸痛。小便频数、消渴、泄泻、头痛、目眩、耳聋、耳鸣、齿痛、咽喉肿痛、失眠、内踝肿痛、足跟痛、腰痛、咳血、气喘、便秘、尿黄、热病汗不出、喘满痰实、乳痈、胸胁支满、少腹热、大便难、腹股内肿、下肢瘫痪、妇女不孕、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经绝前后诸症。 临床应用: 尿崩症、糖尿病、失眠症、耳鸣、耳聋、牙痛、咽炎、喉炎、支气管哮喘、心绞痛、胸膜炎、膈肌痉挛、乳腺炎、肾炎、膀胱炎、阳痿、遗精、遗尿、尿闭、月经不调、下肢麻痹、踝关节扭伤。 古籍摘要: 《增订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久疟咳逆心痛,如锥刺其心,手足寒 至节,喘息者死、呕吐口中如腹,善噫寒疝、热病汗不出默默嗜卧、溺黄消痹大便难、咽肿唾血。今附痃癖(xuánpǐ,脐腹偏侧或胁肋部时有筋脉攻撑急痛的病症),寒热咳嗽,不嗜食腹胁痛、瘦脊手足厥冷。 《医学纲目》:牙痛牙槽cáo,取太溪灸之。 《通玄指要赋》:牙齿痛吕细堪治,头项强承浆可保; 《玉龙赋》:太溪、昆仑、申脉,最疗足肿之迍zhūn。 《景岳全书·齿牙篇》:肾虚牙痛可补太溪。肾虚而牙病者,其病不在经而在脏,盖齿为骨之所终。而骨则主于肾也……是当以专补肾为主。 (肾主骨,齿为骨之余) 《百症赋》:寒疟兮、商阳、太溪验。 《针灸甲乙经》:热病汗不出,默默嗜卧,溺黄,少腹热,嗌(ài咽喉)中痛,腹胀内肿,涎下,心痛如锥针刺,太溪主之;足少阴疟,令人呕吐甚,多寒少热,欲闭户牖(yǒu窗户)而处,其病难已,取太溪。 《备急千金要方》:癓瘕(wēiji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妇科疑难杂症之一,以妇人下腹结块,伴有或胀,或痛,或满,或异常出血者),灸内踝后宛宛中,随年壮。 《针灸大成》:主久疟咳逆,心痛如锥刺,心脉沉,手足寒至节……大便难,咽肿唾血,痃癖xuánpǐ寒热,咳嗽不嗜食,腹胁痛,瘦脊,伤寒手足厥冷。 《肘后歌》:脚膝经年痛不休,内外踝边用意求,穴号昆仑并吕细,应时消散即时瘳。 《玉龙歌》:肿红腿足草鞋风,须把昆仑二穴攻,申脉太溪如再刺,神医妙诀起疲癃。 《十二经治症主客原络歌》:脸黑嗜卧不欲良,目不明兮发热狂,腰痛足疼步难履,若人捕获难躲藏,心胆战兢气不足,更兼胸结与身黄,若欲除之无更法,太溪飞扬取最良。 《杂病穴法歌》:两足酸麻补太溪。 《医学入门?治病要穴》:太溪,主消渴,房劳不称心意,妇人水蛊(gǔ,《诸病源候论·水蛊候》云:“水毒气结聚于内,令腹渐大,动摇有声,常欲饮水,皮肤粗黑,如似肿状,名水蛊也。”即水鼓,鼓胀之一。多因饮酒过量,损伤脾胃,水湿停聚而致)。 《素问?刺疟论第三十六》:肾疟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目眴眴xuàn然(晕眩看不清楚),手足寒,刺足太阳(指委中穴)少阴(指太溪穴)。 《针灸聚英》:如患者脉象沉迟,逆气,小腹聚急疼痛,泻下后重,足胫部寒而厥逆,下腹部有胀气,痛有定处,为肾病;如全身关节疼痛不适,刺太溪可将其治愈。 《医宗金鉴》:太溪主治消渴病,兼治房老不称情,妇人水蛊胸胁满,金针刺后自安宁。 配穴: 配鱼际穴: 1、治虚劳,证见骨蒸潮热、咳嗽、咯血等。 2、温燥,证见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干无苔。 配商阳: 1、中风、昏厥诸症。 2、咽喉肿痛证属阴虚火旺者。 3、寒疟,多因寒气内伏,秋凉再感虐邪所致,症见失寒后热,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腰背头项疼痛、无汗、脉弦紧等。 配中渚: 1、阴虚喉痹,症见口干咽痛、烦躁易怒、腰膝酸软等; 2、慢性咽喉炎。 配二间: 1、牙痛,证属肝肾阴亏,虚火上炎,牙齿浮动、隐痛者; 2、慢性咽喉肿痛诸症,证属肾水不足、水亏火旺、热聚咽喉者。 配手三里: 1、牙痛,证属阴虚火旺者。 2、耳痛、耳下肿痛等症。 3、落枕。 4、急性腰扭伤。 5、坐骨神经痛。 配命门: 1、肾泄,又名五更泄,多因肾阳不足所致,症见泄泻日久不愈, 常在黎明前作泄,或洞泄清水,或完谷不化、或腹痛泄下不爽,似痢非痢,腹部畏寒,腰膝时冷,面色黧lí黑,舌淡苔白、脉沉细。 2、遗精、阳痿,证属命门火衰,精关不固者。 3、妇人带下,证属命火不足,带脉约束无力者。 4、腰脊疼痛、下肢软弱无力、恙由房事不节、房劳伤肾所致者。 5、小儿麻痹后遗症,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之恢复期。 配太冲: 取其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二者可以相互滋养化生。 1、高血压病、头痛、眩晕,证属阴虚火旺,肝阳上扰者。 2、失眠、多梦、寐而不实,证属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者。 3、月经不调、子宫出血,证属阴虚火旺,阳络受损,血热妄行者。 4、奔豚气(属内科病证,是指患者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的一种病证。由于气冲如豚之奔突,故名奔豚气),多由肾脏阴寒之气上逆,或肝经气火冲逆所致,症见有气,从少腹上冲胸脘、咽喉,发作时痛苦剧烈或有胃脘痛,或有腹痛等。 配大赫: 1、遗尿、小便失禁,证属下元不固者。 2、遗精、早泄,证属虚劳为患者。 配关元治膀胱炎、遗尿; 配印堂治失眠; 配昆仑治踝关节扭伤; 配神门、三阴交治不寐; 配颊车、下关治肾虚牙痛; 配三阴交、关元治月经不调; 配昆仑、申脉、丘墟治足踝肿痛; 配飞扬治头痛目眩; 配肾俞、志室,治遗精、阳痿、肾虚腰痛; 配曲池、太冲治高血压; 配肾俞、关元治前列腺炎; 配飞扬、三阴交、京门治尿路感染; 配列缺治疗肾炎。 将今天晨读的功德回向给所有人,回向给我们的祖国,祝福所有人都健康快乐吉祥每一天,也祝福我们祖国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天下无疾。 利乐根源寺庙中医实用医术长训计划: 为了替偏远地区和寺庙培养中医健康管家,我们提供此长训项目: 1、需求方向本院提出申请;需准备教官食宿、教学场地和长训学员。 2、本院根据需求方的申请,派出常驻教官,完成线下长训项目的辅导计划。 3、长训辅导项目: (1)经典:大医精诚、易经、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针灸大成。 (2)理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经络学、中药与方剂学。 (3)实操技能:家庭实用针灸、足反疗法、振荡中医、八卦耳疗、柔性正骨、食疗法。 4、长训目标:必须掌握实操技能的一项。并通过考核。 5、长训时间:至少一个月。 6、费用:公益项目,由利乐根源中医研究院自筹资金,也欢迎有缘同修随喜支持。 7、联系人:王老师 8、项目负责人:王校长 出纳:静萍 会计:王彦弘 整理:田嘉宇;编辑:黄小米;审核:张静萍。 祝您乐享健康长寿感谢鼓励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