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包穴位于腋窝下6寸(乳头平行处)。 先找到乳头的位置,水平划过来,然后放到肋骨的缝隙里面(首先先把两拳相握,拳头拳面位置,放到肋骨的缝隙(就像阴和阳,凹和凸一样)正好能够镶嵌进去)这样就可以刺激大包穴了,然后用力点,点的时候会发酸(酸疼的人是工作压力比较大的人),然后点住这个以后,收肩(扩胸),肩部肌肉收缩后,继续坚持15到20秒钟,然后放松,但是手一直要顶着。 方法一:拳面顶住大包穴位扩胸收肩。 方法二:以拳为轴顶在穴位处转肩。 每天坚持按摩该穴位,具有丰胸美容的效果哦~ 1、调节气喘、哮喘、胸闷、心内膜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胸胁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等; 2、解除全身疼痛,四肢无力,食多身瘦。 3、提高记忆力、缓解疲劳; 4、宣肺理气,宽胸益脾。 斜刺或向后平刺0.3~0.5寸。治颈部扭伤可向上斜刺,局部酸胀。可灸,艾炷灸3壮,艾条灸10~20分钟。 1、气喘,哮喘,胸闷,心内膜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胸胁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全身疼痛,四肢无力,食多身瘦。每天坚持按摩该穴位,具有丰胸美容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双手按住大包穴后,从胸外侧向内推压胸部三十六次;其次,手掌按住大包穴,再旋转推压三十六次;最后,用手指搓揉大包穴三十六次。 2、现代应用:支气管哮喘、胸膜炎、肋间神经痛、全身疼痛、无力。 严禁深刺,以防刺伤肺脏。 1、配足三里治四肢无力; 2、胸肋痛:配三阳络穴、阳辅穴、足临泣穴(《针灸学简编》); 3、食多身瘦:配脾俞穴、章门穴(《增订中国针灸治疗学》)。 在第六肋间隙,前锯肌中;有胸背动、静脉及第六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六肋间神经,当胸长神经直系的末端。行针时,在肋角的前内侧胸壁,应在相邻肋骨之间,在肋角的内侧行针,应经肋骨上缘,这样可避开肋间动脉及其分支。该穴位深部相对应的器官有胸膜腔、肺、膈、肝(右侧)、胃(左侧),故不可深刺。 本公司常年办理人社部和卫健委的中医康复理疗师、中医健康管理师、中医推拿按摩;中医药管理局世针颁发中医针灸师等证书的,证书国家颁发,国家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