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得了传染性胸膜炎怎么办

时间:2020-8-1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结伴而行的好处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zhenduanjianbie/m/25765.shtml

本病又称支原体肺炎,为山羊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高热,肺发生肝变,胸膜及肺有渗出性变化。由于该病传播迅速,死亡率高,以及大批羊被迫屠杀,常使山羊业遭受到很大损失。

本病只传染山羊,多发生于冬、春二季,流行迅速。

病原体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ycoplasmamycoidessubsp.capri),分类上属支原体科,支原体属,为一种极其多形性的微生物,呈革兰氏阴性。

病原体存在于病羊的肺脏和胸膜渗出液中,鼻液也可能含有。

在自然情况下,传染经常发生在病羊与健羊共同饲养的场合。我国兽医工作者的研究证明,气管注射的潜伏期为3~7d,发病率可达95%以上,接触传染在20d以后大多数可以发病。因此,本病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传染性强。

羊只的营养不良,受寒受潮,以及羊群过于拥挤,都容易诱发本病。

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8~26d。病程常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急性多见于新疫区。病初体温升高到41~42℃,呈稽留热或间歇热。病羊常极萎顿,无食欲;但有时食欲至死不减少。数小时后,即有显著的肺炎症状,表现咳嗽,呼吸困难,以至发出痛苦的呜叫,喜欢孤立或躺卧于僻静之处。听诊肺部时,有湿性罗音和胸膜摩擦音;严重时则摩擦音消失,局部叩诊呈完全浊音。当压迫肋间隙时,病羊感觉痛苦。呼吸更困难时,伴发嘶哑声和呻吟,鼻、眼黏膜急剧充血,鼻孔有灰白色黏液外流。病的末期,常发展为肠胃炎,伴有带血的急烈下痢,因而渴欲增加。孕羊常发生流产。

病的后期,呼吸极度困难,对周围环境漠不关心。背拱起,头伸直,口半开,有泡状唾液外流。心脏衰弱,终至室息而死。病程为15~30d,最急时经4~5d即死亡。当肺急性充血时,个别病例可能死于12~24h以内。

慢性是由急性转变而成。此时。可能因为肺中的病变被包围。并没有明显的肺炎症状。病羊间发咳嗽及流鼻,或有腹泻,营养显著下降。最后衰弱而死。病程很长,可达数月,甚至更久。

主要病变限于胸膜、肺脏和支气管。肺脏发炎,有大小不同的肝变区;切开肝变区时,常有红色液体流出。肺的病变常限于一侧,如果两肺均有病灶,则是由于蔓延的结果,故仍然是一侧肺的病变比较严重。死于急性者,呈纤维蛋白性肺炎,病部突出肺表面,呈红色至灰色。切面呈特殊的大理石状,有深红、蓝、灰等颜色,由于小叶间结缔组织充满渗出物,因此界限明显。

胸膜常有不同程度的发炎,发炎部分粗糙,常与肋膜和心包相黏连;在黏连处有显明的白色胶性浸润。胸腔和腹腔内积有大量黄色无臭的液体(~ml)。支气管舒张,其淋巴结肿大,间有液体浸润和出血。心常舒张,心肌变软。脾肿大。

应以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等资料为根据。为了与出血性败血病相区别,细菌学检查仍然是很重要的。有人采用胸膜肺炎抗原进行补体结合反应,曾经获得成功。

1.“九一四”具有治疗和预防的双重作用,而且具有特效。因此当遇到本病出现时,可把羊群分为三组(明显病羊、可疑病羊、可疑感染者),分别处理。

(1)将明显的病羊严格处理,以免扩大传染。

(2)对可疑病羊及可疑感染者全部静脉注射“九一四”。其剂量根据年龄和体重而定:成年羊(体重30~50kg)为0.4~0.5g;5个月以上的幼年羊为0.2~0.4g;5个月以下的仔羊为0.1~0.2g。临用之前,用蒸馏水配成5%的溶液。必要时,经过2~3d后可以重复注射,但须用最小剂量。如在注射组内重新出现病羊,应当用相同剂量进行第三次注射,若呈现过敏反应,则应减少用量。

2.在没有“九一四”的情况下,可以应用磺胺噻唑、抗生素等。

磺胺噻唑是用其钠盐作静脉注射,剂量0.02~0.04g/kg体重计算。

抗生素中以土霉素和泰乐菌素疗效最好,其次为金霉素及链霉素。土霉素在病初使用剂量为~mg(一般按10mg/kg体重计算),肌内注射,每天一次,7d天为一个疗程。

3.对于已往发生过该病的区域,必须定期注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疫苗。

4.有病的羊群绝不可随便移动,饲管病羊的人员也不可到其他羊群中去,以免传播病菌。

5.病愈的羊,必须隔离两个月以后,才可归入原来羊群。

6.扑灭本病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杜绝外来的传染,因此在建立新羊群以及给健康的羊场补充羊只时,必须对引入的羊彻底进行检查,并应检疫30d方可放入原来的羊群。如果在检疫隔离期间发生此病,应该坚决淘汰。

无论采取什么方法进行防治,都必须对原来羊舍和用具用5%克辽林、10%漂白粉或1%~2%火碱进行严格消毒。

出售小尾寒羊、杜泊羊、湖羊,本场秉承时代发展,按照客户要求可对购买的羊进行疫情补打,增添活羊布病免费检疫工作。欢迎每位羊友或者企业朋友来电洽谈。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