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耗散结构经络

时间:2021-4-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年,张长琳发现了「生物体内电磁场的耗散结构」、「有机体相干态的客观测量和定量计算」,以及「有机体状态在希尔伯特(Hilbert)无穷维空间的表达」。经由现代的皮肤电导测量深入研究,张教授得到一个意义深远的结论:中国古人所发现的经络系统,就是对人体能量的一个简单描述。由于能量不可见,当然无法用解剖方式找到经络、腧穴。所以,经络就是一条见首不见尾的飞龙。《灵枢-海论》曰: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说明经络联络脏腑,沟通内外。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精肉骨等都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保持相对的平衡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

《黄帝内经》的下篇叫灵枢,灵枢就是指灵魂的枢纽,非常浪漫的一个词。

如果要用现代的话来讲,灵枢就是能量的通道。身体里这么多的点(穴位),这些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有一个网状结构连在一起的,那么这些通道就是我们所说的经络。很多人反对中医,说这是伪科学、不科学的,其中一个最多的依据就是它“看不见又摸不着”。

中医认为,人体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气与血,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经络系统将气血及营养物质输送到周身,濡润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张教授认为,经络不是一根细细的线,而是一条有中间部和边缘部的宽带。同时,张教授研究发现,经络并不像针灸铜人身上那样的小洞洞,经络像一座山脉似的东西,而腧穴则像这条山脉上的一座座小山峰。腧穴是人体内电磁场强度最高的一些点。这些都是对经络和腧穴的新看法。更新奇的发现是,人体经络和腧穴位置会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发生移动。比如古人说的“子午流注”,人体的电导随着时间的变化出现涨落。假定我们能看到红外线,细看人体,我们不但可以看见透明的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经等,在人体的中轴线上,我们还可以看到七个明亮的光亮点,犹如聚焦的光线,这就是印度医学中说的“光轮”它们分别对应中医所说“印堂”“天突”“膻中”“神阙”“气海“关元”“曲骨”7个穴位。其中最大最明亮的三个光轮,在医学文献中,分别被称为“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因为这些光轮并不在体表,而是在体内,又被中医称为蓄气之处。中国人认为身体有丹田,也相信丹田,但是肚子剖开来看,所谓丹田就找不到实体。大家都知道有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但具体在什么位置呢?而这个问题从物理学家角度来看,其实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丹田就是各种波的聚焦点。在头部就是那脑壳的,里面的各种波碰到脑壳,然后就返回来,来来回回,最后所有的波,就聚焦集中到一个点上,这一点就是上丹田。在人体胸腔也是一个拱形结构,里面各种波,跑来跑去碰到胸外壳,中间也有一个模模糊糊的集中点、聚焦点,也是能量最高点,这就是中丹田。下丹田就在一个骨盆,骨盆也是一个腔形结构,从物理学角度就是个谐振腔,就会有个聚焦中心、聚焦面,这个聚焦面就可以把各种波的能量集中在一个点上,这焦点就是下丹田!所以人体力的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都是相似的一回事。

张教授通过几十年的各种各样的物理方法来研究中医的经络和穴位,结果就发现经络不止是存在的,而且非常地具体,而且它的亮度是可以测量出来的,很具体,有数据支持。张教授对中医的这个功劳很大,就是说在中医和科学之间搭接了一座桥梁。平时大家看不见摸不着的,对中医的理论和《黄帝内经》中经络、穴位疑问的,都可以在张教授的研究中找到一些启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