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脂肪长在哪血压最易升高

时间:2023-3-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伍德灯检查准吗 http://m.39.net/news/a_9118353.html
                            

约七成原发性高血压都与肥胖有关。正因如此,作为超重和肥胖的重要参考指标,体重指数(BMI)一直被广泛用于评估高血压风险。但是现实中发现体重指数并不是一个完美的评估指标,因为经常能看到一些肥胖的人血压不高,且代谢水平正常,这种现象被称为“体重指数悖论”。其原因是体重增加不仅包括了脂肪的堆积,可能还伴随肌肉量的增加,体重指数无法区分肌肉和脂肪,也无法反映脂肪的分布。

为了更明确地了解身体成分和脂肪分布到底会对血压产生怎样的影响,我院和同济大学医学院联合进行了一项新研究,首次确定了人体各成分对血压变化的相对贡献值,相关成果也于近期刊登在《营养学前沿》上。

躯干脂肪越多血压越高

我们研究发现,无论男女,总脂肪量和总肌肉量都独立地与收缩压(高压)相关,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收缩压。

此外,脂肪量与血压的关系随着脂肪分布的不同而不同。在调整了身体成分的其他成分和潜在的临床变量后,躯干脂肪质量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呈正相关,是影响血压的最主要因素;而腿部脂肪质量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呈负相关。

简而言之,躯干脂肪越多,血压越高;四肢脂肪多,高血压风险反而更低。

脂肪类型或许是影响因素

不同部位的脂肪对血压的影响差别,也可能与脂肪类型有关。身体的脂肪可分为白色脂肪、棕色脂肪,以及同时具有白色和棕色脂肪细胞的特征的米色脂肪。

棕色脂肪棕色脂肪较少,占人体总质量的0.1%-0.5%,占人体脂肪总质量的0.2%-3.0%。棕色脂肪的分布主要局限在颈部、肩部、后胸和腹部。棕色脂肪的功能主要是消耗葡萄糖和甘油三脂,产生热量。

白色脂肪占女性人体总质量的30%-40%,占男性人体总质量的15%-25%,它的主要功能是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能量。白色脂肪通常分为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内脏脂肪主要分布在腹腔和胸腔等靠近身体器官的位置。而皮下脂肪则主要分布在四肢等部位。内脏脂肪具有负面代谢效应,过多累积已被证明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与心脏代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密切相关。而皮下脂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相对中性的,甚至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米色脂肪零星驻留于白色脂肪内,主要存在于皮下白色脂肪,如腹股沟和腋窝处的白色脂肪中。研究发现,在寒冷、运动、药物等作用下,白色脂肪组织可发生“棕色化”,部分转变为米色脂肪。由于米色脂肪具有增加产热、促进能量消耗等作用,因此“促使白色脂肪生成米色脂肪”成为当下肥胖症等代谢疾病治疗的研究热点。

从上述可知,躯干是内脏脂肪的主要堆积部位,这或许是躯干脂肪导致血压升高的一个原因,而四肢部位的皮下脂肪发挥保护作用时,便体现为与血压的负相关关系。不过,不同部位的脂肪在生物学上的差异并没有完全研究清楚。学界已经提出了可能导致这些生物学差异的多种机制,包括脂肪炎症、脂质储存和周转、脂肪因子释放等。但依然还需要继续开展研究进行验证。

想防高血压先要控体重

无论脂肪长在什么部位,减重都应成为控制血压的重要措施之一。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从饮食上来说,减少盐的摄入,避免或限制食用高盐食物,如酱油、快餐和加工食品等。多吃富含全谷物、水果、蔬菜、多不饱和脂肪和乳制品的饮食,减少高糖、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食物。增加摄入已知能降低血压的高硝酸盐蔬菜,如叶菜和甜菜根。其他有益的食物和营养素包括富含镁、钙和钾的食物,如鳄梨、坚果、种子、豆类和豆腐。适量饮用咖啡、绿茶和红茶。

(2)从运动上来说,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可能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都有好处。每周5-7天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瑜伽或游泳)或高强度间歇训练,包括交替进行短时间的高强度活动和随后的较轻活动的恢复期。力量训练也可以帮助降低血压,每周2-3天进行阻力/力量练习。要避免运动后报复性的暴饮暴食。

(3)从睡眠上来说,推荐每天保持7-9小时的睡眠,有利于脂肪的控制。近期,我们团队发表在《Nutrients》的研究发现,与睡眠达到7-9小时的参与者想比,睡眠不足7小时的参与者身体各个部分的脂肪量都是明显增加的。

(4)减轻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长期的工作生活压力会导致一系列生理上的变化,包括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变以及伴随着慢性炎症的产生,还有身体原有的激素平衡被打破,被称为“压力荷尔蒙”的皮质醇等会过多分泌。这一系列的变化最终会导致体重的增加。所以减轻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减脂降压有用。

(5)针对肥胖患者,若经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控制无法减重也可考虑进行减重的药物或手术治疗。

原文刊登于《生命时报》

年10月21日第期

张毅

医院心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主要擅长:高血压及冠心病的药物与介入手术治疗

专家门诊:周二下午

点击预约

原标题:《脂肪长在哪血压最易升高?》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