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病因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2818/ 止咳穴 相当于传统腧穴孔最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去腕七寸。 伸臂仰掌。在尺泽穴与太渊穴的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简便方法: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连线的中点上移1寸近桡骨桡侧缘凹陷处即是本穴(图“止咳穴(孔最) 2-2)。 具有宣降肺气、止咳和止血的作用。 咳嗽、咯血及支气管哮喘。 选一侧止咳穴,常规消毒后,用2寸毫针垂直刺1~1.5寸,施行快速提插捻转手法,使针感传至上臂或胸部时留针30分钟,每5~10分钟行针1次,隔日治疗1次或每周治疗2次。急性咳嗽6次为1个疗程,慢性咳嗽12次为1个疗程。 咳嗽为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感冒、支气管炎、哮喘、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气肿、胸膜炎、肺癌等疾病均可引起咳嗽。历代医学家认为,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有痰有声谓之咳嗽,临床上多为两者同时存在,故统称为咳嗽。 孔最穴为手太阴肺经之郄穴。人体有16郄穴,郄为孔隙之意,是肺经经气输注之处。而郄穴的功用就是对本经循行部位所属的脏腑的急性病痛具有特殊的治疗效果。如急性咳嗽、咯血等,针刺孔最穴可以达到宣肺解表、止咳平喘、凉血止血、清热利咽的作用。此外,有学者在豚鼠针灸平喘的实验中证实,针刺孔最穴可以增强豚鼠对组胺致喘的耐受性。由此表明,孔最穴有一定的抗组胺的平喘止咳作用。 赵某,男,49岁,工程师。于年4月16日就诊。患者咳嗽3个多月,近1个月以来症状加重。症见痰多黏稠, 伴有胸闷、气短,舌苔厚腻,脉滑数。X线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咳嗽,取-侧止咳穴针刺,行泻法,留针30分钟,治疗1次后症状减轻,3次后痊愈。2周后随访未见复发。 -END-版·权·声·明 来源:本文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中内容为转载,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办理-卫健委-中医预防保健技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