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医院开出的体检报告看不懂那些箭头背

时间:2021-7-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每年都会体检

可是体检报告上的多种指标

常常因为看不懂

而被很多人忽视

常年忽视体检再查竟是肝癌

案例人:王大哥年龄:52岁

因为自己感觉身体很好,两年前参加了一次体检显示其肝功能异常,他没在意。上周四,右上腹部突然剧烈疼痛,后经医生诊断为肝癌。

案例人:刘师傅年龄:40岁

体检查出高血压,但没有任何不适的他拒绝吃药。半个月前,刘师傅突然出现心慌、胸闷等症状,到医院一查高血压3级、多种疾病集于一身。

医生介绍

忽视体检报告或因看不懂体检报告而延误治疗的患者很常见,几乎每月都能遇到好几例。

指标若异常勿乱揣测

拿到体检报告时,应仔细阅读报告单上的异常指标,不要自己胡乱揣测。体检指标异常不等于疾病,肝功能异常不等于肝病,这还需要做进一步检查,并结合当事人的家族病史、个人病史,以及生活习惯、休息情况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判断才能最终下结论。

------医院

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杨春红

今天,就来普及一下我们经常做的那些体检的数据,高了,低了,阴性、阳性都是什么意思,给自己和家人收好了,别再担心咯!

血常规

白细胞

↓偏低:说明身体抵抗力差,容易感冒、皮肤表面容易感染病。

↑偏高:说明身体可能有炎症,如扁桃体炎、肺炎、阑尾炎等,如果白细胞高得太多,则有可能跟血液病有关,医院血液科做进一步检查。

红细胞

↓偏低:可能会贫血,典型的表现为上楼气喘吁吁,脸色蜡黄。

↑偏高:会使得血液黏度增大,引起血液流通不畅

血小板

↓偏低:血小板减少或会存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性损伤、急性白血病、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或疾病。

↑偏高:血小板增多或会存在骨髓增生性疾病。

总胆固醇

↓偏低:或会存在甲亢;严重肝脏疾病;贫血、营养不良等。

↑偏高: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各种高脂血症、胆汁淤积性黄疸、甲减、类脂性肾病、糖尿病等;长期吸烟、饮酒、精神紧张。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偏低:无β-脂蛋白血症、甲亢、吸收不良、肝硬化等。

↑偏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够进人动脉壁细胞,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高能致动脉粥样硬化,使个体处于易患冠心病的危险;遗传性高脂蛋白血症、甲减、肾病综合征、肥胖等。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偏低: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急性感染、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应用雄激素等。

↑偏高:限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甘油三酯

↓偏低:低β-脂蛋白血症或无低β-脂蛋白血症;严重肝病、吸收不良、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偏高:冠心病;原发性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症、肥胖症、糖尿病、痛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症等。

肾功能

血尿酸

↓偏低:见于恶性贫血、Fanconi综合征等。

↑偏高:肾小球滤过功能损伤;体内尿酸生成异常增多,原发性痛风、多种血液病、恶性肿瘤、慢性铅中毒、长期禁食等。

血肌酐

↓偏低:老年人、消瘦者血肌酐会偏低,一旦上升,要警惕肾功能减退可能。

↑偏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

尿素氮

↓偏低:主要见于肾功能障碍、严重的肝脏疾病病人。

↑偏高:

(1)肾功能不全、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衰竭,而且其尿素升高与病情成正比。

(2)肾前因素如水肿,脱水,循环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休克等。

(3)肾后因素如尿路结石,前列腺肿瘤或肥大等原因引起的尿少;尿滞留。

(4)体内蛋白质分解旺盛,如上消化道出血、甲亢等。

肝功能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偏低:无

↑偏高:多见于肝胆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结石,胆管炎,胆囊炎;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功能不全时的肝淤血、脑出血等;骨骼肌病如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谷丙转氨酶

↓偏低:无

↑偏高:急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坏死,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心肌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皮肌炎,脐压性肌肉损伤时也可升高。

碱性磷酸酶

↓偏低:重症慢性肾炎、儿童甲状腺机能不全、贫血等。

↑偏高:骨骼疾病如佝偻病、软骨病、骨恶性肿瘤、恶性肿瘤骨转移等;肝胆疾病如肝外胆道阻塞、肝癌、肝硬化、毛细胆管性肝炎等;其他疾病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尿常规

尿蛋白

阴性:正常

阳性:或因精神紧张、剧烈运动、妊娠期等引起,此外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也会显示尿蛋白阳性。

尿白细胞

阴性:正常

阳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肾盂炎、肾盂肾炎、肾结核;淋病及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尿糖

阴性:正常

阳性:糖尿病、肾性糖尿、颅内高压、甲亢、垂体前叶功能亢进及嗜铬细胞瘤等。

尿酮体

阴性:正常

阳性:

(1)生理性:过度饥饿、分娩后、进食多量脂肪。

(2)病理性:糖尿病酸中毒、妊娠等。

收藏好这个表格,

以后再也不用排队等医生看结果了!

来源|三峡晚报、宜昌头条

编辑|李傲圈编审|水仙

★精彩推荐

解读:宜昌公积金“黄金七条”

让我们为“宜昌新区最美建设者”点赞!

天热了,孩子溺水高发季节来了!千万记住…

宜昌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