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字行腔第十讲美声民歌,戏腔咬字吐字

时间:2024/3/1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今天简单总结一下平常学习的美声唱法,包括用美声唱法唱的民歌,在发声时的咬字吐字等等方面的相同与不同之处,顺带再讲一些戏曲方面的知识。中国的戏曲很多,各地都有属于自己的地方戏曲,这里以国粹京剧为实例,在戏曲,美声唱法与与需用美声唱法去唱的一些民歌里开展一些简单的对比,去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特点区分。

一,发声方法的问题。

美声唱法特别强调打开腔体与气息的把控。首先从气息的角度来讲,美声与戏曲应该是一样的,相通的。包括各种管乐,如我们吹笛子,小号,黑管时的气息运用一样,都是相通的。我们人类要发出声音首先需要的是一个动力系统,他是靠我们的呼吸系统吸足了气,然后保持住,储存下来的储备动力能量源,也是人类靠自体通过各种管腔(含人体发音管道)发出声音的初始状态与原动力。

(一)戏曲与美声其发声方法却有明显的区别。

1,口咽鼻是如何完美配合又各行其职的?

我们通常美声唱法时需要将“顶棚抬高”。(顶棚就是我们口腔里的硬腭与软腭)并作出大惊小怪,喜出望外,怵眉张大嘴的表情。在我们学习美声唱法中不乏有老师会教给我们一些声乐概念:头腔共鸣,胸腔共鸣。这样的词组只可用在遐想发音时的声音形成场景,不是真实存在的。其实我们人歌唱的共鸣腔就只有:口、咽、鼻。

我们打开口腔唱:“a”,这时参与发音的成分有喉,上颚,口腔壁,舌,还有气流。抛开“肺是气流的存储基地”发生的实质性器官均没有超出口的范围。

当我们发鼻音时,最原始的动作就是紧闭着嘴,眉毛竖起上抬,鼻腔扩大,让声音“en”随气流震动声带由鼻腔里出来完成鼻腔哼鸣。

口腔与鼻腔结合起来,作出大惊小怪,喜出望外,怵眉张大嘴跟着发音练习发“a”,这就组成了需要提咽才能完成的美声共鸣腔发音方法。

歌者若要在没有借助任何外界物体如:音响,喇叭,扩音器等等的情况下,在千人大堂上将声音传到每一个角落,就需做到口,咽,鼻同时打开的共鸣腔美声唱法。

2,戏曲,美声,民族唱法各自的特点及发音要求。

那么戏曲呢?以京剧为例:发出“a”音时,张嘴成椭圆,绷紧口腔周围肌肉,舌面向下凹陷,声音就从声门裂伴着一股子流态的椭圆音或者说波浪音匀速旋转着出来。它是以口,鼻腔为主,很少用到喉咽部的肌肉力量,其共鸣腔在鼻以下多为口腔内,罕见有人们说道的头腔共鸣。特点:细腻,明亮,穿透力强大,可出现一字多旋律。

美声唱法:用其法门去唱大家耳熟能详的“大海啊,大海”根据口腔发音的规范性,它会形成一个固定丰润的音质挂靠在某一平面,与喉咽部共同参与发声,并根据音符的高低出现节拍与音阶相结合的,上下规律的板块移动,其音质容纳性与扩张性强,因为歌唱时它是将字腹按照饱满型长时值给亮出音色,突出特点是混响明显。

民族唱法:发声口腔的嘴型要求就不及美声那么大,顶棚没有那么高,要收敛一点,但依然是口咽鼻同用,音色较为明亮,混响减少。

3,人体解刨结构与发音器官的真实建构。

真实的头腔共鸣是不存在的。人脑是一个密集的器官,里面的组织已经分布填充好了,若声音真的可以引起头腔共鸣,人脑里的积液,脑神经,脑回路,脑细胞就会乱跑,一顿歌唱下来说不定就不认识手指与脚趾谁是谁了。当然也这是开玩笑的话。不信!自己用东西敲敲脑袋,定不是成熟的西瓜声“咚咚咚”!肺部组织也是一样的,胸腔本是一个密备的空间,各器官都有包膜完整严密的覆盖着。人体只是通过呼吸通道来完成气体交换,里面的各级支气管与肺泡组织的各自功能也只是送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所以它只能是储备运气,成为声音发出、延长、缩短的原始动力与该动力的阀门开关。

而真正产生声音的是:口,鼻,咽,喉所形成的空间。气息吹动声带,经过声门裂的闭合度在人脑指挥下发出各种微弱的声音,有高有低。声音在口,腔,鼻建立的空间“屋蓬”里,产生如“稚子弄冰”或者“筷子敲反扣着的瓷盆”,以击点为中心向四面扩散震动区域声波,产生各式的声响。口,腔,鼻是肉体,它的回响在传导方面除了“屋蓬”大小,当然还涉及着,唇,牙,舌这些器官的参与。

二,美声要借鉴戏曲的咬字吐字方法,但不能照搬,否则四不像。

(一),咬字吐字

1,字腹:美声(民歌)延长到极致。戏曲区别对待。

美声唱法汉字拼音结构里时值的多给了字腹,歌唱时需延长饱满,但并不等于声音需要很大,如大海的海(hai),延长字腹a,时值达整个字的3/4,不管我们唱的是多少拍,10个拍子或者12,18个拍子,它们延长的都是a,最后归韵到i,它的时值只需一点点。但是戏曲就不一样了,戏曲里的字腹要根据唱腔的设计,与唱腔的走向来决定延长字腹到什么情况,戏曲有的时候归韵就不止是一次。如: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所以要区别对待的。

2.介母:美声不到半拍,戏曲从容缓慢过渡。

京剧与美声唱法最大的区别就是介母的处理。美声唱法里的介母时值不到半拍,我们用点头唱法完成时值把控。(具体见前面所讲)可戏曲呢?就与美声唱法不一样了,它的唱法就是从容缓慢过渡。同样是家,京剧里的《家住王员外》有一句“家住安源”家(jia)与源(yüan)的介母分别是:i与ü。它们在京腔里的声音线里每一个字的拼音字母都是从容不迫的依次出现,主要用口鼻部位发音,如数家珍,依次派出,你能听清每一个拼音字母的时值长度,运气到介母时变化成以腔音或者说橄榄音为结尾的各种花腔式长调归韵声。

对于介母的处理我们一定不能用无知与撞大运的方式去解决,要懂得知其然,明其然,使其然。介母是汉语音起源时就存在的物体,是汉字中必不可少的发音成分。美声唱法时介母的处理是不到半拍,唱得太短或者没有就成了“大舌头”,发音中会出现交代不清。如果发音过长就成了戏曲里对介母的处理,每一个字里的拼音结构都有自己的时值,并根据唱腔的走向,以情定调,通感自我之心。

如用戏曲发音方式里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若“家jia”用戏曲的腔音来研习,j—i—a———,再配上“且畅,且畅,且畅畅”的棒子声和尾,就完全同化了。戏曲与美声比较重要的区别就是对待介母的时长,它是很重要的。

3.归韵与字尾:美声不管时值多长,只有一次。而戏曲呢?可以归韵n次(随腔而定)。

首先我们讲归韵中美声与戏曲各自的特点。

例如:我们在用美声唱法唱“大海啊,大海……”这个海hai不管字腹a唱的时值需几拍,一拍,二拍,三拍,四拍……最后都是轻着力,短而快地一次性归韵在i,归韵时i变形为[e]。按照这样的规则唱美声的汉字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可是戏曲呢?就不一定了。现代京剧《海港》里有一段退休老工人马洪亮的唱词:“自从退休离上海”的“离上海”的唱的时候就是:海,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归韵8次,也可以是n次,它是随着唱腔里的旋律变化,来决定到底归几次韵,这是戏曲与美声唱法非常大的一个区别。

字尾也是如此。因为字尾也是在字拼读结构后面出现的一个因素。它与归韵这两哥俩是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汉字的拼音结构中。汉字中有归韵的就一定没有字尾,有字尾的就一定不会归韵,所以它们在歌唱时的处理是一样的。

如:《我爱祖国的蓝天》这首歌曲中里蓝天的“天tian”。这里的前鼻音n就是字尾,它的发音诀窍就是在3/4时值音a后面将声音送达前鼻庭,用舌尖抵住上牙齿的口型,短快发音瞬时完成,气长的可以将字尾一次性唱出13拍,但它也是一次性结束。

那么同样是蓝天的“天”,京剧就不一样了。它的字尾是随着腔调而定的。现代京剧《红灯记》李玉和有一唱段:“锁不住我雄心壮志冲云天”天tian完成了第一次长调的天,后面

立刻唤起下一个天tian,并用/e/作为腔音的主体,用情感摧化音程,声音依情上下波动,发出长短有节的波体式结合吐音,待你纠结气运到头该结束时,又短暂换气形成下一个坡度更缠绵的/e/,渐将情绪推向豪迈婉言的气叹词,做到真正的情感行腔音的完美表达,其时长就是随着腔调行至结束。

特别强民歌,尤其是民族歌剧,它们在创作时借鉴了很多戏曲里的音乐元素,比方说我们经常唱的一首歌《红梅赞》:“红岩上红梅开……”这里的“开kai”k字头a字腹i归韵。当我们唱到红梅开的“开”第一拍后,后面就跟着好几个哎,哎,哎……哎……至少有四个“哎”。我们的《红梅赞》、《江姐》、《红珊瑚》、《白毛女》它们都会用到中国的戏曲里的因素与地方民歌小调的因素。

再举一个例子《白毛女》片段“人家的闺女有花儿戴,你爹我钱少不能买,扯上了二尺红头绳儿,我给我喜儿扎起来,哎、哎哎哎、哎,扎起来……”这里就有三次关于来的归韵。同样喜儿也是这样“扯了二尺红头绳儿,给我扎起来,哎、哎哎哎、哎……扎起来……哎、哎哎哎、哎……扎呀扎起来……”

这下明白了吧,归韵与字尾:美声唱法只有一次,民歌介于戏曲与美声之间,需要看情况的。如若它借用了戏曲就会完全随着腔调来决定归韵的次数和走音,那个腔甩了多长它在每一个坎节上就有一个归韵或者是字尾。

请下课后,自己搜索欣赏现代京剧《海港》中马洪亮片段,就是退休那一段,听听退休后的马洪亮下车后看见码头上的变化,手里拿着草帽,提着篮子,非常高兴的唱的一小段。特别要注意“离上海,与挂心怀”里归韵的字是怎么唱的。品味出字中介母与归韵(字尾)是怎么唱的。

三:接下来给大家普及一下戏曲的知识。

1:上口字,戏曲独特的发音。它属于中州韵,是以河南方言为基础的戏曲发音,元明清时代进化而来。如《梨花颂》中“春入泥”入字会唱成日,变成上口音“春日泥”。“天生丽质难自弃”也会将带后鼻音的生sheng,处理成不带后鼻音的上口音,生shen。这些发音的改变在字典里无法记录的,需要授艺人口传心授,其效果甚是丰润,盈美。

2:尖团字。什么是尖团字?就是把jqx字头的字换成zcs。

如:家jia换成zia;秋qiü换成ciü;先xian换成sian。

3:湖广音:说的是湖南、湖北与河南、武汉的地方音,而不是广东,湖南。

我们在唱到京歌时就要注意区别点,明白为何与美声唱法中普通话的发音方式大有不同。

总结:戏曲的咬字吐字与美声是有区别的,其发声方法也是有区别的。美声唱法要做到;口咽鼻腔同时打开,形成空间腔体,产生该有的共鸣,声音需做到:松、通、亮、透、圆的效果。戏曲就不一样了,讲究的是韵味。它的咬字吐字在口腔以下,注意介母,字尾,归韵和美声唱法都是不同的。

这些唱法大家要注意一下,以后遇到京歌就知道了这个地方的咬字吐字与美声唱法截然不同,除了它的气息是相通的。

京剧讲究气沉丹田,实际上这样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因为直观下气是无法下到丹田的,丹田的位置是肠道,是消化器官。那只是歌者歌唱时需吐气,调动腹肌参与控制吐气量这个“能量泵”开关的的阻滑器中的一部分,只是人们在对自身组织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给出的意向性模糊概念。气息是吸到肺部组织,人体利用自身横膈膜的上下移动,伴随肺叶的扩张,收缩,产生对胸腹部内脏器官的挤压,引起腹部有规律的膨胀,收缩运动,歌唱时这个部位就会出现很明显的伸缩变化。所以丹田不能沉气,它不是发音的本质器官,只棣属于某一部分辅助功能的参与系统。

结束语:美声在借鉴戏曲的咬字吐字方法,但不能照搬,否则四不像。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