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蚀症 http://www.bflvye.com/ 胸膜和胸膜腔 一、胸膜的配布胸膜分为脏胸膜和壁胸膜。脏胸膜被覆于肺的表面,与肺紧密结合,并伸入叶间裂内。壁胸膜贴附于胸内筋膜内面、膈上面、纵隔侧面,并突至颈根部。根据壁胸膜配布部位不同,分为肋胸膜、膈胸膜、纵隔胸膜和胸膜顶。脏、壁胸膜在肺根处互相延续共同围成左、有各一密闭窄隙,为胸腹腔。壁胸膜与胸内筋膜间疏松连接易于分离,在肺切除术中如脏、壁胸膜粘连,可将壁胸膜与胸内筋膜分离,将肺连同壁胸膜一并切除。胸膜顶上面覆以胸膜上膜,有固定和保护作用。肺根下方脏、壁胸膜的移行部分,形成双层的肺韧带,有固定肺的作用。当人工气胸时,由于韧带的附着,肺固定于纵隔而被压向内侧。二、胸膜隐窝壁胸膜与脏胸膜之间大部分互相贴近,故胸膜腔是潜在的腔隙,但在壁胸膜各部相互转折处,肺缘不能伸入其内,这些部位的胸膜腔称为胸膜隐窝。主要有肋膈隐窝和肋纵隔隐窝。1.肋膈隐窝位于肋胸膜下缘与膈胸膜转折处,呈半环形,自剑突向后下至脊柱两侧,后部较深,是胸膜腔的最低点,深吸气时肺缘不能伸入其内,胸膜腔积液首先积聚于此处。胸膜腔穿刺时,刺针进入此隐窝内。2.肋纵隔隐窝位于肋胸膜前缘与纵隔胸膜前缘转折处下部,以左侧较为明显,在胸骨左侧第4-5肋间隙后方,心包前方,肺的心切迹内侧。三、胸膜反折线的体表投影系指壁胸膜各部互相反折部位在体表的投影,有实用意义者为胸膜前界和下界。1.胸膜前界为肋胸膜前缘与纵隔胸膜前缘的反折线。两侧起自锁骨内侧1/3上方2-3cm处,向内下方经胸锁关节后面至第2胸肋关节高度两侧靠拢,在中线偏左垂直向下,右侧直达第6胸肋关节移行为下界,左侧至第4胸肋关节高度略转向外下,在胸骨侧缘外侧2-2.5cm下行,达第6肋软骨中点处移行为下界。两侧胸膜前界在第2-4胸肋关节高度靠拢,向上、下分开,形成两个三角形无胸膜区。上方者为上胸膜区,又称胸腺三角(胸腺区),内有胸腺。下方者为下胸膜区,又称心包三角(心包区),内有心和心包。2.胸膜下界为肋胸膜下缘与膈胸膜的反折线。右侧起自第6胸肋关节后方,左侧起自第6肋软骨中点处,两侧均向外下行,在锁骨中线与第8肋相交,在腋中线与第10肋相交,在肩胛线与第11肋相交,近后正中线处平第12胸椎棘突。右侧胸膜下界略高于左侧。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 四、胸膜的血管、淋巴和神经1.血管壁胸膜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肋间后动脉、胸廓内动脉和心包膈动脉的分支,脏胸膜者来自支气管动脉的分支。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最终注入上腔静脉和肺静脉。2.淋巴脏胸膜的淋巴管与肺的淋巴管吻合,注入支气管肺淋巴结。壁胸膜各部的淋巴管注入胸骨旁淋巴结、肋间淋巴结、膈淋巴结、纵隔淋巴结和腋淋巴结。3.神经脏胸膜由肺丛的内脏感觉神经支配,肺丛位于肺根前、后方。脏胸膜对触摸、温度等刺激不敏感,定位不准确,但对牵拉敏感,故肺手术时可经肺根进行局部麻醉。壁胸膜由脊神经的躯体感觉神经支配,肋间神经分布至肋胸膜和隔胸膜周围部,隔神经分支分布至膈胸膜中央部、纵隔胸膜和胸膜顶。壁胸膜对机械性刺激敏感,痛阈低,定位准确,胸膜炎时,常可引起牵涉性痛,如出现胸腹部痛或颈肩部痛等。参考资料:《局部解剖学》第8版,刘树伟、李瑞锡主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