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人体各部位CT检查技术第四部分

时间:2019-1-2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可能对于一个并没有从事CT工作的人来说,感觉这一章真的太琐碎了吧,说实话,我感觉这章看的我接近崩溃,知识点好碎并且还很相似,真是崇拜你们这些干CT的人,好了明天还有最后一部分这章就要划终点了,我加油,你们也要加油啊!

咽喉部

适应证:咽喉部肿瘤、外伤

扫描技术:

1、平扫

仰卧床、身体置于面中,头稍仰,颈部与床面平行,外耳孔与床面等距

定位像:咽喉部侧位定位像

扫描方式:一般采用横断位

扫描参数:层厚5mm,小病灶2-3mm,重建间距与层厚相同

扫描范围:咽部检查:口咽下1cm向上至颅底

喉部:舌骨平面至环状软骨下缘,若发现肿瘤科扫面至颈根部,以了解淋巴结受累情况

扫描基线:扫描层面分别于咽部或喉室平行,平静呼吸下扫描

2、增强扫描

咽喉部肿瘤或血管性病变需作增强扫描,对比剂用量同鞍区

后处理技术

咽喉部图像显示和摄影一般选用软组织窗,外伤病人需要加摄骨窗,占位病变应测量其增强前后量的变化。

颈部

适应证:占位性病变,甲状腺肿瘤及颈部各种肿块

淋巴结肿大

血管性病变,颈动脉狭窄或扩张,颈动脉体瘤,动脉畸形及大血管血栓

外伤

扫描技术

1、平扫

扫描体位:同咽喉部

扫描范围:先摄取颈部侧位定位像,在定位像上选择从胸腔入口至下颌角区域进行扫描

甲状腺扫描范围从第五颈椎下缘至第一胸椎

扫描参数:颈部扫描层厚5mm,甲状腺扫描层厚5mm

重建间距与层厚相同

扫描方式:螺旋和非螺旋均可

2、增强扫描

一般需作增强

层厚3-5mm,重建间距3-5mm的薄层扫描

对比剂同鞍区

3、颈部血管造影

扫描体位:仰卧,头后仰,使下颌支与扫描床面垂直

扫描范围:颈部侧位定位像上,设定从胸腔入口至颅底的扫描区域

扫描方式:单层或多层

扫描参数:单层螺旋的扫描层厚2-3mm,间距1-1.5mm,多层螺旋的扫描层厚0.75-1mm,重建层厚1mm,间距0.7-1mm

对比剂:静脉注射对比剂60-80ml,流速3ml/s,扫描延迟时间15-18s

4、甲状腺CT灌注

1、平扫定位:层厚与重建间距5mm,扫描范围只包括甲状腺,以确定甲状腺有无病变

2、灌注扫描

对比剂50ml,流速大于6ml/s,扫描层厚5mm,注射对比剂后立即扫描

3、常规增强扫描

扫描范围包括全颈部,层厚与重建间距可用5-8mm

后处理技术

颈部用软组织窗显示摄影

若病变侵犯骨组织,须加摄骨窗

甲状腺CT灌注图像须用特殊的灌注软件进行处理,方法同头部CT灌注图像的处理

胸部

适应证:

纵隔肿瘤:能准确的显示病变的性质、大小及范围。可发现有无淋巴结的肿大,显示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肺脏:肺内的良恶性肿瘤、结核、炎症和间质性、弥漫性病变。对肺门的增大,可以区分是血管性结构还是淋巴结肿大

胸膜和胸壁:能准确定位胸膜腔积液和胸膜层厚的范围和程度,鉴别包裹性气胸与胸膜下肺大泡,了解胸壁疾病的侵犯范围及肋骨和胸膜的关系,了解外伤后有无气胸、胸腔积液及肋骨骨折

扫描技术

1、平扫

扫描体位:仰卧床,头先进,两臂上举抱头,身体置于床面正中,侧面定位线对准正中矢状面

有时为区别少量胸水与胸膜肥厚,可以改为俯卧位,驼背病人或不宜仰卧者也可改用俯卧位

定位像:常规扫描胸部前后正位像

扫描基线:从肺尖开始

扫描范围:从肺尖开始,一直扫描到肺底

扫描参数:常规采用螺旋,层厚5-10mm,重建间距5-10mm

2、增强扫描

对肺门血管和淋巴结相鉴别或观察纵膈病变时,行增强扫描

静脉团注射对比剂60-ml,流速2-2.5ml/s,延迟时间30-35s

扫描参数同平扫

3、高分辨率扫描

对弥漫性、间质性病变,怀疑支气管扩张时用

层厚和间隔2mm,采用高分辨率算法重建

后处理技术

肺窗和纵膈窗

纵膈:窗宽-Hu窗位30-50Hu

肺窗:窗宽-1Hu窗位---Hu

外伤病人加摄骨窗

王睿睿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哪里可以治疗白癜风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比较好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