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张仲景留下两条龙,专门收拾咳痰喘

时间:2023/12/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要讲到武侠中的防御绝学,可能“金钟罩”和“铁布衫”是排得上号的。对于人体脏腑而言,由于肺脏在人体承担着“华盖”的作用,因此,它更需要保护,古今很多中医称肺为“娇脏”,因此,肺更需要增强防御能力。然而,对于肺的养护,其实早在医圣张仲景时期,就留下来两个千古良方,专门守护肺脏健康。

医圣张仲景所留下的两个守护肺脏的良方,由于功效卓著,作用强大,张仲景便用四大神兽的“青龙”命名,也就是说,医圣张仲景为了肺脏的健康,留下来两条龙,为治疗肺系和呼吸系统疾病,发挥积极作用,堪称是给肺一个“铁布衫”,让肺少受伤害!

大青龙汤由“麻黄六两(去节),桂枝(去皮)、甘草(炙)各二两,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等7味中药组成;而小青龙汤由“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洗)半升”等8味中药组成。煎服方法,都需要先煎麻黄,煮沸后,去上沫,然后再将其他中药放入一起煎煮。

大青龙汤是由麻黄汤重用麻黄(也可以说是麻黄汤加麻黄)加石膏、生姜、大枣等中药组成;也可以说是麻黄汤与桂枝汤的合方,去掉芍药加上石膏而成。而小青龙汤是麻黄汤与桂枝汤的合方,去掉杏仁、生姜、大枣,加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等组成。两方对比,有三味中药是相同的,分别是麻黄、桂枝和甘草,也就是麻黄桂枝甘草方根,主要用于治疗发热、恶寒、无汗、身痛等主证。

从大小青龙汤的药物组成来看,如果不计较药量,都是在桂枝麻黄各半汤的基础上加减的,大青龙汤是桂枝麻黄各半汤去芍药加石膏,并调整药量组成;而小青龙汤是桂枝麻黄各半汤去大枣、杏仁,加细辛、半夏、五味子,并将生姜换成干姜,然后调整药量组成。

那么,这两个方剂,医圣张仲景为什么要给他们冠以“青龙”之名呢?这个里面有很多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青龙二字,有“苍”和“乾”的意思,因此“青龙”既有“天气升发”的内涵,也即“乾天”的内涵[1]。第二种解释就是,青为东方木,龙能兴云治水,此处指麻黄一药,至于取名“大小”,“大”“小”之义在于麻黄的用量[2]。第三种是,青龙代表东方的神兽,有升阳的特性,方中麻黄主药颜色青苍,形似青龙,以此命名,寓意升阳发散[3]。这感觉要记住大小青龙汤的命名原则,只要记住“东方青苍”就行了。

大小青龙汤,虽然都叫青龙,但是二者还是有区别的;可不能简单的认为,“大舅二舅都是他舅”。因此,对于大青龙汤和小青龙汤的作用和用途都是需要分清楚,当然,还有二者的相同之处,也不能忽略。对于大小青龙汤的区分,说法有很多种,但是为了方便记忆,有一种说法最好记,那就是大青龙汤适合从实而化热所形成的表寒里热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寒包火证”;而小青龙汤适合从虚而生寒所形成的表寒里饮证,也就是俗话说的“寒包水证”[4];虽然二者看似像是南辕北辙,但实际上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随着现代临床的不断研究,发现大小青龙汤的临床运用极其广泛。大青龙汤可治疗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炎、胸膜炎等,还可治疗外感高热、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疾病[5]。小青龙汤不仅广泛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在鼻后滴流综合征、分泌性中耳炎、脑梗死、鼻炎等疾病凡属外寒里饮者亦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还治疗咳嗽、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慢阻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等疾病[6]。

从医圣张仲景,到现代临床,可以说都证实了大小青龙汤对人体肺部以及呼吸系统的重要作用。但是对于大小青龙汤,清代著名医学家喻嘉言认为,大青龙汤可以“升天而行云雨”,小青龙汤可以“鼓浪而奔沧海”[7];当代也有学者认为,大青龙汤“发汗力强似龙兴云致雨”,小青龙汤“驱除水饮如龙潜隐于波涛之中”[8]。这些表述,说明大小青龙汤与“肺主治节”(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的功能可谓是环环相扣。

大小青龙汤的主证都是太阳伤寒兼有里证,而且都有“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等主证或兼证,因此大小青龙汤都有着麻黄汤的影子。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情况不能忽略,那就是在《金匮要略》中,出现过大小青龙汤可以同治一病,也就是“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可以,小青龙汤也可以。这又是咋回事呢?其实与表寒里热关系不大,因为“溢饮”这种疾病的治法,重在发汗,所以大小青龙汤都可以,甚至说麻黄汤也可以。因此,有医者认为,大、小青龙汤的区别并不在于大青龙汤灭火、小青龙汤治水,而二者的关键在于升阳,在于麻黄[9],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不过,大小青龙汤的麻黄剂量不低,因此医圣张仲景一再叮嘱,服用大小青龙汤后,出汗之后就要立即停止服用,以免导致汗多亡阳,累及少阴,甚至更危险的状况。因此,对于大小青龙汤的使用注意的一些问题也不能忽视,除了“发汗后、止后服”之外,麻黄先煎或者久煎,都对青龙类方剂的临床效果发挥有着内在联系。

当然,正是由于大小青龙汤的要点在于“麻黄”,但医者皆知麻黄的发汗之力峻猛,而惧而不用;又加上仲景对麻黄类方有着不少禁忌,因此医患双方对于这类方剂还是存在着误解或敬畏,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有是证开是方”,只要方药对证,照常运用,可保无虞。

参考文献

[1]史光伟,王凯莉,郭宏明,等.基于“太阳为开”图解大、小青龙汤[J].中医药导报,,24(16):17-19.

[2]王宣懿,叶海勇.《伤寒杂病论》大小汤钩玄[J].国医论坛,,34(5):3-4.

[3]郭王红,周胜元,黄丽君.以升阳为基考析大、小青龙汤[J].国医论坛,,36(3):1-2.

[4]姚洁琼,李宜放.《伤寒杂病论》大小成对命名方剂探析[J].中医药导报,,22(7):11-13.

[5]彭万年.大青龙汤的临床运用与研究[J].新中医,,(S1):-.

[6]龚李萍,王玉兰,郭超峰.小青龙汤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37(2):-.

[7]清·喻嘉言.医门法律[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8]傅衍魁,尤荣辑.医方发挥[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9]曹越,闫曙光.浅析大、小青龙汤[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5(43):-.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