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声乐入门3唱歌怎么控制气息和喉咙
时间:2024/5/1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重要提醒:唱歌首先是情感层面的事,其次才是技术。你都不热爱它,情感上对它不浓厚,技术层面的事你就不可能研究明白!因为只有你热爱它,情感上发自内心的想唱歌,你的气息状态才是唱歌所需要的气息状态。气息是唱歌的动力之源,所有歌唱技术要领都必须是在气息的支持下来完成。这个头没开好,在歌唱的具体技术控制上你就会永远一知半解,无论有多么好的老师教你都没用。歌唱的技术环节中最关键的就是掌握控制喉咙和气息的方法,在此分享给朋友们,希望能帮助初学声乐的人快速提高自己的歌唱水平。首先,大家可以对比我们自己与歌唱家的演唱在气息控制上有什么区别?你会发现,歌唱家在气息控制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对气息控制的分寸拿捏的特别准确,同时灵活性特别强,让人们感受不到喉咙处有任何阻隔。通过不断的琢磨与摸索,我觉得我找到了在技术控制上的关键环节。我的理解,主要是控制好力的方向,并处理好对应的平衡关系。一、力的方向1、喉咙的方向与控制?对喉咙的理解,客观上是要下降的,但是主观上我们不能单纯给它施力逼其下降。对喉咙的控制我们要注意两点:(1)要保持自然放松,气息通畅。在控制上要先面带微笑,两嘴角上提,两颧骨上提,撑开口咽腔和鼻咽腔,软腭上弓,然后要注意放松整个下巴,把注意力放在下巴两侧的挂勾处,放在两侧最后一颗大牙上,既要整体放松,保持好下巴的灵活性防止其僵死住,又要稍给一些紧张感,不致于让其失去控制,要盯住意识点在两侧最后一颗大牙上,你就知道怎么控制了。与此同时,要注意舌头的控制,舌根要向前下方送,尤其在吸气的瞬间。(2)要通过控制腰腹气息来带动喉咙下降,绝不可以单独给喉咙施力逼其下降。如果你觉得做不到,那我告诉你,那不是因为你不会控制喉咙,而是因为你不会控制腰腹不会控制气息,需要你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控制气息上。对于喉咙只要我们知道需要它下降的意识就行了,不需要你在喉咙的问题上想的太多,想多了就是累赘,没有一点益处,只会让你更糊涂。2、横膈膜的方向与控制唱歌不同于说话,相对于说话,唱歌需要更多的气息支持,这要求演唱者必须吸入足够多的气量才能有足够的气息支撑。我们平时说话时一般不需要过多横膈膜的参与,但唱歌就得需要它来参与了。我们平时的呼吸并没有把整个肺部全部吸满,气息的进出主要集中在肺的上半部,而肺的下半部并没有吸入和储存过多的气量。而唱歌就需要我们在吸气时不仅仅要使肺的上半部吸满,更要把肺的下半部也吸满,要让肺部不仅向四周膨胀,也向下膨胀。可怎样做到这一点呢?就是要有意识的控制横膈膜使其下降,说到这里有些人会马上觉得迷糊,因为他完全不理解横膈膜。如果你就属于这种情况,那我和你说其实理解起来是很简单的,你先放松别紧张,方法可简单了!——横膈膜的位置就在肺部的底部的位置,它使得胸腔和腹腔保持一个相互隔离的状态。在具体控制上,需要你注意两个方面:(1)在思想意识上,要知道横膈膜是需要下降的,知道有这么回事,然后在吸气和气息保持时稍给一点意识别让其上浮就行了。(2)要以鼻为主导通过鼻口同时深吸气,两肋向两侧扩张,你要把肺的下半部也吸满才行。当你把肺的下半部吸满的时候,就能够清楚的意识到横膈膜的存在了,你会清楚的感受到肺的底部处在一个紧绷的状态,这就是横膈膜。这个是理解横膈膜的关键点。当你理解到这一点,在肺的上半部被吸满的同时你要有意识的配合着让横膈膜下降,让肺能够向下膨胀,这样肺就能吸入更多的气量。当肺的下半部吸满的时候,横膈膜既要下降,还要向四周撑开。横膈膜的下降的状态和意识,在歌唱的整个过程中都要保持着,也就是说你要始终保持肺的下半部存储着足够多的气息,肺的下半部气息用没了,你也就没有办法做到保持横膈膜下降了。这是在进行气息保持时需要你知道的控制要领。我们歌唱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始终保持着深呼吸的状态,要把肺的下半部作为吸气的发力点,让肺的下半部始终储满足够多的气息,气的吸与呼主要通过肺的上半部来进行调节。当你做到这些时,你就知道了怎样做到气息保持了。3、腰腹的方向和控制在气息控制上,我们为什么要提到腰腹呢?是因为没有腰腹配合,在歌唱发声时你也就找不到气息控制上的发力点,尤其在唱高音时会表现的更加突出。腰腹部这个发力点是怎样形成的呢?它是配合横膈膜的控制共同完成的。在横膈膜下降的同时,要让小腹微收(不是整个腹部,是丹田以下的小腹),一个向上的力和一个向下的力,两个力要形成一个对抗并达到平衡的状态,注意平衡的状态是关键。你要分析,是哪个力更强了,还是哪个力更弱了,然后进行相应的调节,使其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横膈膜不仅要下降它也会向四周撑开,与之相配合,我们也要给腰的四周施加一定力。腰的两侧要保持一个向内收紧的状态,后腰的中心点要用力向前顶,小腹的部位其实是半圆型的,它需要保持一个向内收紧的状态。给腰腹四周施加的这些力要与横膈膜向四周扩张的力形成对抗关系并达到平衡的状态。当处理好这两组对抗力的平衡关系后,你会感觉你的小腹就像是一个攥紧的拳头,拳心在丹田处,周围的力在向丹田处汇聚。在歌唱时,我们会根据不同歌曲的特点,来灵活的处理这两组对抗力需要保持怎样的紧张度。这个紧张度调节是特别细微的,不可以大张大合的去控制。4、咬字发声的运行方向与控制在咬字发声上,你要让歌唱的每一个字都从小腹起,通过小腹向上托举向上弹的力量,使得每一个字向上行,而不是向下压。这个方向感很重要。注意,强调的是每一个字,尤其是在唱高音时,我们很多人在平时训练时做的不仔细,经常会忽略掉对某些字的控制,要让每个字都保持借小腹向上托举向上弹的力量而向上运行的状态。这个控制过程必须是主动意识的控制过程,不能仅停留在下意识的状态,你要让它是神经控制中枢是大脑才行,由它来主导每一个字的控制。歌唱家都特别注意保持这个主动意识,而我们普通人则经常忽略它,我们经常会把它放在下意识的状态。因为我们缺少了这个主动意识,所以我们在歌唱控制时就没办法做到灵活,我们的歌声也就缺少了那个“芯”,听着感情不足、缺少灵魂。二、平衡关系1、喉咙自身的平衡关系处理好喉咙的平衡关系,需要你先理解它在哪个位置。你要这样去认识,你不要认为你的喉咙长在脖子上,那它长在哪里呢?你要想象,你的喉咙在两肩之间而不是两肩之上,具体的说是在你两肩的两锁骨之间,你的后颈根部的两肩胛骨上缘之间,在整个歌唱过程中都要始终保持好这个控制意识。然后在具体控制时,你要让喉咙两侧紧张一点,而前后放松,然后保持气息通畅没有阻隔,做到这些,你也就能够处理好喉咙自身的平衡关系了。2、喉咙与横膈膜、腰腹的平衡关系上面讲到喉咙是要下降的,横膈膜也是要下降的,而喉咙是由横膈膜带动下降的。我们在歌唱时要始终保持好喉咙与横膈膜的联动关系和喉咙与腰腹的联动关系,这个联动关系不可以丢。同时,要重点注意防止压喉,就是不要试图单独给喉咙施加力量。不是说歌唱中不能给喉咙施加力量,这里要强调的是不能抛开与腰腹的联动关系,单独给喉咙施加力量。这个平衡关系要处理好,这是一个特别细微的处理过程。3、横膈膜与腰腹的平衡关系关于这个方面,我在上面已经讲的比较完整了,就是横膈膜与腰腹的那两组对抗力要保持好,并处理好它们的平衡关系。当你做到了这些,你会感觉到在你的心口窝到小腹之间有一根很粗如小碗口般的弹簧,弹簧的下端抵在丹田处,你必须用力将它压到相对不能压缩为止,同时小腹微收的力量要加大,保持住这两个力的平衡关系,使其平衡点控制在丹田处,并保持住这个状态。保持好这两组对抗力的最佳状态是,整个小腹像是一个攥紧的拳头,拳心在丹田处,这里说的攥紧,不是说攥到最紧,太紧就僵死了不利于唱歌的,只要比较紧就可以了,或者说松紧程度受不同歌曲特点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对初学声乐的人,也许你能通过一瞬间动作理解这两组对抗力的存在,但问题是你无法长久保持它,这个能力的形成是需要通过长时间的歌唱和发声训练实现的。只要在日常的歌唱和训练中有意识的去控制自己的这方面就行了。以上讲到的控制方法,如果你觉得看不懂,那我告诉你,是因为你吸入的气量太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气量不够就谈不上控制。如果你体会起来觉得还有点模糊,我可以给你一个辅助的办法帮你去理解,你可以在听歌唱家演唱的同时去感受他们的控制过程,借助歌唱家的演唱来理解我本文讲的这些内容。本文讲到的这两大方面是歌唱发声控制上的精髓,前面说的力的方向是掌握歌唱发声基本控制要领的关键,而后面说的平衡关系则是在掌握基本控制要领后能否使歌唱能力进一步提高的关键。这些都需要大家反复体会和琢磨,需要你们保持一个精益求精、不焦不躁、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如果大家能做到这些,你们的歌唱水平一定会迅速提高的。本文中对于歌唱发声控制上的技术要领,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本文没讲,就是共鸣,只懂得控制气息和喉咙,但不会控制共鸣那也是不行的,好的声音和演唱高音必须通过共鸣来实现,关于共鸣本文就不讲了,见本人的其它文章。大家要知道,对于歌唱发声控制的技术要领,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咬字吐字、共鸣、喉咙、气息。好的歌唱必须是四者有机融和成一个整体来发声。但声乐不只是技术上的事,它首先是建立在感情上的,这种感情是对音乐本身的感情,是基于对音乐发自心底热爱的感情。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知道必须是先有感情,然后才具备了唱歌所需要的气息状态,再然后通过技术上的控制来实现声音的完美表现。欢迎广大网友点赞、评论、收藏和分享!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