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怀念外公

时间:2021-8-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今天是农历三月初一,是我的外公逝世三周年的日子。年农历三月初一,我最敬爱的外公溘然长逝,他的生命定格在98周岁。外公没有像我们期待的那样成为百岁老人。外公走了,他的音容笑貌、传奇故事、他对我的关爱,却穿越了时空,历久弥新,永远印在我的记忆里。童年时,我常常在外公外婆家小住。那个时候,由于“六二压”的原因,外婆和我的几个姨舅从城里迁居到乡村,而外公也从机关调到基层。无论是在什么条件下,外婆总是把家里收拾的一尘不染,井然有序。而在水库忙于工作的外公好长时间才能回来一次。小小的我,感觉外公穿着整洁的中山装,气宇轩昂,敬畏之心油然而生。有一次,我站在院子里,凝望着树上的麻雀出神,外公笑呵呵地对我说:“红莲啊,姥爷考你一道数学题吧!树上落着10只麻雀,有人用弹弓打死一只,树上还有几只呢?”我不假思索,脱口而出:“9只。”外公笑了。我忽而意识到自己答错了,赶紧又说道:“姥爷,其它的麻雀都吓得飞走了,树上一只也没有了。”外公的问题启迪着我稚嫩的心灵。在以后的人生中,我深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我要努力做到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循环往复。初中时,我不幸患了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只能休学接受治疗。一年后,我重返校园,继续在初三年级发奋学习,迎接中考。我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初中毕业,在中考中也取得好成绩。我第一志愿报考了晋中卫校。自己当时的想法是:今后我不再是病人了,我要做一名护理病人的护士,为病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我当时的中考成绩是可以进榆次一中地区重点班的,我的老师们为我惋惜。)我顺利考上了晋中卫校,踏上了到太谷上学的旅程。而此时,我的外公也从县水利局光荣离休,他数十年的水利工作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外公从我母亲那里得知我身体弱,他和外婆总是悉心呵护我。每个周六晚上,我要到外公外婆那里住,周日下午6点前返回学校。我是很幸福的。外公外婆总是变着花样给我吃,又细又长的刀削面、香味扑鼻的炝锅面、精致瓷碗里剔出的剔尖、暄软香甜的花卷馒头、颇有特色的、好吃的烧饼……无论是肉或素打卤,还是茄子西红柿炖菜、青椒炒肉等家常菜都是美味可口,令人垂涎欲滴。在外公外婆的精心呵护下,我脸色红润起来,体重增加了。吃过晚饭,收拾停当。外公把屋前院子里和窗台上的花都浇上水,无花果、桃柳、旱金莲、紫罗兰、吊兰、绣球花、芍药花、月季花……姹紫嫣红,一片生机。勤快的外公忙完后,常常要给我讲故事,大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故事。有一天,外公吟诵了他从前写的一首诗:“山上青松山下花,花笑青松不如它,有朝一日风霜降,只见青松不见花。”愿做青松傲霜雪,这正是外公高尚品格的写照。每个月末我都要坐火车回榆次,想见到我的父母和弟弟们。60多岁的外公总是骑着自行车带上我去火车站。我买上车票,检票进站了;走到站台上,下意识地往出站口那里望去,看到了我的外公还在锁着的铁栅栏门口站着,他通过栏杆缝隙目送我上车。有一次,下起雨来,雨点越来越急,越来越大。疾步上了火车的我,透过车窗的玻璃,看到了在雨中的外公,他用慈爱的目光远远的看着我。列车徐徐开动,外公的身影越来越小,我的鼻子发酸,视线模糊起来。36年过去了,往事历历在目。外公啊,您的言传身教,我永志不忘!愿您和外婆安息!写于年4月12日

扫码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