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仁术胸内积水ldquo因r

时间:2021-7-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胸腔积液在呼吸内科很常见,但有时候医生绞尽脑汁、竭尽全力,往往需要排除多种可能,兜兜转转后才能找到真正病因。最近,医院北院区呼吸内科就接到这样一个病例。

                                                                        

家住阳西的曾叔,1年前开始出现反复咳嗽、咳痰,当时未予重视,未治疗,4月余前咳嗽、咳痰症状较前加重,并出现胸闷不适,医院就诊,不能排除肺结核,予“抗结核”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好转,3天后自行停药。后到当地防疫站就诊,考虑“肺炎”,予抗炎治疗未见好转。但为明确病因及进一步治疗,于6月11医院就诊,完善CT、电子气管镜及肺活检术等一系列检查,考虑肺结核合并右侧结核性胸膜炎,予四联抗结核治疗,并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直到未引出胸腔积液时拔除引流管,然后办理出院回当地防疫站继续治疗。

曾叔回到当地继续服用结核药治疗,但咳嗽、咳痰症状未有减轻,胸闷不适症状反而加重,途中出现多次恶心、呕吐症状,医院就诊,复查胸部CT发现右侧胸腔再次出现了大量积液,并较前增多了,医院行胸腔穿刺抽液治疗,并继续抗结核治疗,但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更加严重,无法进食,胸水未减少,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久病卧床的曾叔心理及生理都大受打击,几乎陷入绝望,家人看在眼里,痛在心上,经多方面了解,知道医院北院区呼吸内科伍良主任技术精湛,在呼吸领域有很高的造诣。经熟人介绍,联系了伍良主任,于是在8月7日家属将曾叔送到医院北院区呼吸内科住院,作进一步诊治。

该科伍良主任热情接待了曾叔,详细询问病史,细心为曾叔进行体格检查。发现曾叔情况极为不乐观,老年患者,反复出现右侧胸腔积液,外院一直以抗结核治疗,但症状未见明显好转,需注意恶性胸腔积液的可能。而胸膜疾病,临床表现复杂,胸腔积液生化指标常缺乏特异性,易漏诊、误诊,明确诊断往往需要获取胸膜病理和规范流程(医院也有出现误诊的原因)。而获取胸膜病理,胸膜活检术是首要的、重要的一步。而该科在伍良主任的带领下,早已开展了标准胸膜活检术及超声实时引导下胸膜切割活检术,大大提高了对胸膜疾病的诊断水平。?

(胸部CT:右肺门占位,考虑中央型肺Ca并阻塞性肺炎,右侧胸膜增厚并右侧胸腔大量积液)

在完善了胸部CT、B超等相关辅助检查后,呼吸内科吕锦洪医生及吴任医生即为曾叔实施了胸腔穿刺抽液及经皮胸膜活检术,获取了足量的胸膜组织送病理检查。胸膜病理:高分化肉瘤样间皮瘤,次日安排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提示支气管炎症改变,管腔通畅,未见新生物。最后确诊:胸膜间皮瘤。

(胸膜组织病理:高分化肉瘤样间皮瘤)

该科伍良主任介绍,胸膜间皮瘤是一种来源于胸膜间皮细胞的原发肿瘤,占胸膜肿瘤的5%,临床少见,多与职业的石棉接触有关,临床上将胸膜间皮瘤分为局限型及弥漫型两类。局限型生长缓慢,临床上比弥漫型多见,绝大多数呈良性表现,约50%患者可没有症状。但弥漫型胸膜间皮瘤是起源于间皮细胞的原发性胸膜肿瘤,其恶性程度高,病变广泛,部分病人进展极快,预后差。手术、放疗等局部治疗难以达到治疗目的。因此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治疗仍以内科治疗为主,但其疗效、生存有限,主要以姑息对症为治疗目的。目前曾叔已确诊为弥漫型恶性胸膜间皮瘤,恶性程度很高,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呼吸窘迫,在有限的生命里,开心度过每一分钟,而最好的方法是放置胸腔闭式引流,引出胸水,接下来就可以通过胸管注射化学硬化剂产生胸膜腔炎症,从而使脏层、壁层胸膜形成纤维索性粘连,胸膜固定,消灭胸膜腔以治疗胸腔积液,使压缩的肺复张而得到改善。

(该图是患者行右侧胸膜粘连治疗后复查的胸CT)?

医院医院重点科室之一,科室已拥有过硬的医护队伍、雄厚的技术力量,一流的医疗设备,优质的医疗服务环境。以诊治呼吸系统疾病为特色,擅长慢阻肺、肺心病、肺炎、肺癌、哮喘、胸腔积液、肺纤维化、呼吸衰竭及重症肺炎等危重症的诊治。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开展了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及胸膜活检术等新技术,大大提高了我院呼吸内科的诊疗水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