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 元月过半,气温虽骤降 两个“公开课周末”却热度高涨 上海站昆明站课程顺利开展! 上海站大合照 昆明站大合照 以往都是小编把课程精彩内容呈现给大家, 这次想你能最直接地感受! 让亲身参与到课堂中的他们来说说看! 上海站学员课后感悟原汁原味奉上 新识派 “对IyengarYoga有了全新的认识: 人体两大关节:肩关节和髋关节。尤其是在对每一体位法精确细节的解释及安全的矫正,借助辅具做到安全有效的体式,以及让腿与髋、肌肉和骨骼获得连接。真正让习练者做到了正位与顺位,对体位法的意义有了新解。——陶老师传承艾扬格大师“化繁为简”的智慧教授。 来自学员余晓燕的分享 ”“之前一直觉得艾扬格瑜伽强调细节的顺位,体式中要 听了这么多“美言”,没点课程精彩内容怎么解馋?接下来,看陶老师是如何把公开课当成工作坊来上的!任性~~ 「瑜伽习练中的建筑学」精彩内容“剧透” 陶佩琦 公开课主教 艾扬格瑜伽广州中心太湖静修中心创始人 JI2级别认证老师 —分析如何用建筑学思维去习练瑜伽— 简单来看瑜伽习练中的建筑学,身体就是一间房子,骨骼就是钢筋,肌肉就是水泥混凝土,皮肤就是最后的房子外墙。 那么,我们习练瑜伽体式时最多 此为一个完整的山式,你可以脚跟一推就到头顶吗?还是不管天生骨架的原样,将不正位的身体随意摆动骨骼去迎合这些所谓的体式重点? 重点也是为人而设, 它应该是一个一个的结果, 结果的产生来自于 你对自身这间“房子”的 建造与调整和 完善而达到的! 前屈 Uttanasana 02 看着这个前弯,你能看到什么? 除了折叠以外,前弯是我们容易忽略的体式,或者就是不喜欢做,因为做不到,亦或是无所谓,因为没有难度。 可是,在我的眼里,因为不正确的前弯已经造成很多的腰痛,坐骨神经痛,体式是一面镜子,展现你现在的状态,不单止是身体层面,更多是展现心理层面与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前弯中如何做到骨骼与关节连接 建钢筋框架就是关键,眼睛看不到全部,但是感觉可以到达身体的全部。 你的头脑应该有整个身体骨架在前弯中的样子。 是否在山式以外的体式,还是保持了山式的框架?让觉知带领你去走每一步。去解读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故事,最终可以安住在当下,到达心的宁静与平和。 后弯 PurvaPratanaSthiti 03 腰疼的问题需要用后弯来治,脊柱的调理也需要用后弯来调理,腰宽而长是所有体式的基础原则。 怎么既保持骨骼连接,又延展尾骨和胸椎上下?这成为瑜伽人研究的课题。 调 脊柱只有胸椎可以延展内收, 腰椎需保持它原来的内收去延展两侧竖脊肌, 通过腿的做工延展尾骨大幅度向下, 通过背的做工延展胸椎不断向上, 竖脊肌还需要横向延展离开脊柱, 达到后背宽而长的结果。 一切都是围绕骨骼连接去做工。 昆明站 在公开课的课堂上,身体有错位问题的学生在建筑学原理基础上得到了细致的调整归位,这可是工作坊才有的“待遇”啊,陶老师对学生的爱真的不受任何束缚! 案例分析 错位问题 高低肩,胸椎侧弯向左,颈椎歪向右 调整方案 骨骼脊柱自己不会动,我们经常用头脑去动它,造成这些问题产生。我们完全被体式的重点所禁锢。自己移动骨骼关节去达到体式,用肌肉去支撑那些所谓的体式样子,造成肌肉脱离骨骼,顶向皮肤,使骨架不在原本出生的状态。造成各种不平衡与疼痛。想调理胸椎颈椎问题和高低肩等所有的胸腔以上部位问题,只要学会正确地展开胸骨即可。 正确的胸骨展开,胸骨不是真的分开,而是展开肋骨腔,推动锁骨向外向后,把移动向左的锁骨拉回正,肩头向后看。 检查的标准 腋窝没有凹陷,腋窝是饱满的。 用建筑学思维理解 肩关节由锁骨、肩胛骨、肱骨组成,它们会相互影响。动锁骨很难,动肩胛骨则会造成肋骨腔不平衡,建筑学原理就是保持肋骨腔每一节肋骨之间的空间均等,就需要先建立肩关节的正位。首先要使肱骨进入肩头的球窝关节囊,可是又不能推肱骨进去,会耸肩,所以,通过感觉胸骨展开推锁骨向后,拉肱骨上提进球窝,又推肩胛骨下沉内收进背部,此才为肩关节形成。可以用肩关节的动作去影响肋骨腔,达到我们胸椎伸展,7、8、9节脊椎收进后背。 调整效果 可以从正面看到胸腔和颈椎的变化。修正肩胛回位,胸椎回正,颈椎也回正。 有种爱与满足叫课后的真挚感悟 “有幸参加陶佩琦老师的关于“瑜伽习练中的建筑学”两天公开课,学习时光转眼结束,细细品味陶老师课堂上的一言一行,思考却由此展开,现将我的所悟所感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有以下三点: 一、关于呼吸 周日上午的课程,陶老师站在“大白”旁边与我们分享呼吸的一言一行似乎还在我耳边,我印象很深刻:因为我曾经也走过这样一段呼吸的错误旅程即我们平常的呼吸只是肋骨打开气息并没有到达肺部,只是肋骨打开,肋骨变的更有弹性实际上呼吸并没有变的有质量。呼吸即生命,呼吸的质量关系到生命质量,陶老师关于水皮带子的比喻让我对呼吸的理解变得更简单、具体、明了,陶老师关于呼吸的引导让我在最短的时间内印象更深刻,这一席话深深地印记在我的脑海里,那一刻我感觉陶老师的形象特别高大,因为呼吸真的很难被教授,在今后的实践习练里,我会更努力去寻找肋骨空间打开的又长又大的感觉。 好的呼吸能产生无穷的能量。下午傅老师引领调息时,我更能感受这一吸一呼之间的时空是如此重要,在调息中我更像是在与自己坦诚对话,屏蔽外界的干扰,专注在自己身上,感受放松,这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好的呼吸让我们内心更加平静,就像陶老师说的呼吸能产生能量,能让我们心中安定,能给予身体更多稳定。 二、关于体式 陶老师在两天的课程中用现场同学们的身体做案例,就像再世华佗给很多会员习练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对症下药地解析,然后以傅老师以及陶老师自己亲自示范,指引我们正确、顺位去练习,让我印象深刻。经典的体式讲解很多,如站立、前弯、扭转、后弯,我以胸廓的展开为例谈谈我的感受:陶老师的引导是那么的细腻,同时更是严谨、专业与精准,“胸骨分开变宽,中线向伸展带来的锁骨向后走,推动肋骨向后推动、肩头、锁骨、斜方肌向下等一系列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这样的感觉对于我今后艾杨格瑜伽习练的引领无比珍贵,感恩老师。 三、关于老师篇——优秀与魅力 公开课人多不熟悉,会员层次高低不平,更考验瑜伽导师的专业性与能力。陶老师让我印深深敬佩。 陶老师两天的课程,更多是让我感受一个优秀的瑜伽老师应该怎样提升自己,亲和力、超强责任心,陶老师在课堂中关于人体解剖学、养生经络、经典等知识面博大、专业,陶老师的能量很强,我想这不仅仅是她来自身体的技巧和力量、外表、口才或证书,而是来自她和所传达的艾杨格瑜伽知识传统和源泉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缘分。其次,陶老师用简洁明确的方法准确地表述艾杨格瑜伽的内容与教学,她用身体语言、口头表达、以及用她的精神向我们传递艾杨格瑜伽体式以及体式背后的内涵,让我难以忘怀。 最后我还想提到傅老师。当我在课堂上第一次见到傅老师,我感觉她的严肃、严谨,有距离感,但其实不是,两天的课程,我感受到傅老师的慈爱与专业。周日下午的后弯练习,我的眼睛提早且主动向后看,颈椎骨不舒服,我轻轻提到,傅老师就来到身边引导,我的后弯感觉随即找到,她很负责任,现场总是在走动观察学生,非常有耐心地现场解决问题,还有傅老师的声音线似乎超越了她的年龄,还有她笑起来很美…… 不知不觉写了很多,老师与同学们,我很开心与你们共度的时光,我感恩这场与你们在一起的缘分,祝福大家心想事成…… 来自学员美月的分享 ”“感恩陶老师和傅老师耐心细致的教导,感谢美月的分享,让我重温两天的学习,历历在目并刻骨铭心。时刻谨记,在习练中从大方向从身体的整体平衡及觉知出发,做细微的调整。找感觉再找感觉。与身体真诚连接将觉知贯穿于体式之中。除了不断习练,瑜伽没有捷径。固化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感恩同期学习的伙伴们,希望大家坚持不懈!各位共勉。 来自学员欧的分享 ”“短暂的相遇,在两天的课程终于明白了“肉眼看不见,体式中竟暗藏建筑学原理”的意义!虽然一直都在练习,以前的错位在这两天里完全清洗了一遍,呼吸、体式、骨骼、肌肉,都离不开陶老师所说的几个大原则,在“连接”中实现对称和平衡,让我更好地去体会在站立、前屈、扭转、后弯中的延展,松而不懈,所有身体存在的问题,在这两天里都变得不是问题了,还把我多年来腰疼的问题解决了,一定会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练习中,非常感谢陶老师和傅老师的辛苦付出! 来自学员琬敏的分享 ”在自己身上开始“重建”吧 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让我们一起来在体式中体验 建筑与解剖的美妙 如果你此时正在懊恼自己错过了这么精彩的工作坊课程,不!是公开课!那么,要是告诉你参与学习的机会还有好几个,你真的会行动起来的对吧[机智],“体式中看不见的建筑学原理”就等你来探索! 12 公开课 站点及时间安排 上海站:年1月7-8日(完成) 昆明站:年1月14-15日(完成) 苏州站:年3月11-12日 广州站:年4月22-23日 厦门站:年5月6-7日 唐山站:年5月13-14日 遵义站:年6月3-4日 包头站:年7月22-23日 海口站:年7月29-30日 南宁站:年9月2-3日 (站点或有增加) 点击瑜伽习练中的建筑学了解课程详情 报名方式 点击本文末填写报名表 (当地场馆将在3个工作日内尽快与您联系) 素材提供:陶佩琦 文案策划/编整:AliceCheung 文案审校:NicholasFu、SylviaWong 图片拍摄:艾扬格瑜伽广州中心、回响瑜伽 图片编辑:AliceCheung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