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m.39.net/pf/a_6320392.html 专家门诊 合理用药 热点聚焦 手术日 医学史 医学史今天你的行医故事,就是明天的医学史 按周末了,文章有点长,懂的自然懂;正文中的括号部分,为作者的插播点评。这次的新冠疫情,带来的一个结果是全民医学大讨论。各种治疗方案渐次登场,一一摆在大家面前讨论。好多文章开篇“我不是学医的,但我最近看了不少医学书,对于某个治疗方法,我来谈谈我的意见,巴拉巴拉”,往往也能获得几百万阅读量。(这应该是好事吧。) 其实回到年前,瘟疫治疗方法是没有任何争议的(我说的是西方,只说西方啊),一是逃,携家带口能跑多远跑多远,跑到乡下聊聊天,聊出个十日谈;二是隔离,一人得病,全家隔离,门窗钉死,最后也不知道是病死的还是饿死的;第三就是放血疗法,没有任何争议。 回顾医学史,年来,人类医学史基本上就是一部放血史;而且神奇的是,几乎所有文明都独立产生了放血疗法。 滥觞 古文明中的放血疗法 所有文明都是诞生在大河流过的地方,孕育了文明,起源了医学。古人脑洞不比现代人小,认为血管就像大地上的河流,河水多了会泛滥,血液多了就会生病,需要时不时的放掉一点。放血疗法的启发可能源于“大姨妈”,经血流掉后肚子就不疼了,人也容光焕发,精神抖擞。后来发现痛经能放血,那痛风应该也可以啊,其他也可以啊(神逻辑)。于是,公元前年,所有大河流过的地方不约而同出现了放血疗法。古埃及符号文字中,就有用锐器放血治病的内容。两河流域巫师认为放血可以驱除附身的魔鬼。古印度医学认为人是由气、胆、痰这3种体液平衡来维持的,血液失调会导致疾病,放血被认为是有效的方法。印度人还提出了水蛭放血法,日后被各种花样翻新。奠基放血疗法的理论体系放血疗法从尼罗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时尚医学,有病治病,没病预防。西方放血疗法的理论基础是源自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拉底,现代西方医学的始祖,我们医生入学时都要捏着拳头背一遍希波克拉底誓言(传到现代这位祖宗能用的好像也就剩下誓言了)。在他看来,疾病不是一个局部现象,是整个机体中血液、黏液、黑胆汁、黄胆汁四种体液平衡的紊乱(这个理论很哲学啊),这四种体液对应空气,水,土和火,和中国的"金木水火土"接近,多了个"气"少了"金木"(整体观,天人合一)。血液在四种体液中是占主导地位的(大概其他三种液体不容易拿到吧),通过放血、催泻等方法可以帮助人体的自然痊愈。这位西方“医学之父”也成为了放血疗法的鼻祖。古罗马时期最著名最有影响的医学大师盖伦,比咱家的张仲景大19岁,他在解剖学、生理学、治疗学上的成就使他在欧洲直到16世纪仍是一个医学权威,权威到学者们不对实物进行观察就相信盖伦已经描述过的一切可以描述的事物。他认为血是人体产生的,经常"过剩",需要放血("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这不如中医,应该滋阴的)。他把人体皮下的动静脉血管和身体各个内脏器官联系起来,得不同的病,就相关的血管上开口子,放右臂静脉的血治疗肝病,放左臂静脉的血治疗脾脏病(相表里)。他阐明的观点是放血疗法几乎可以适用于任何一种疾病,包括出血(这逻辑太强大,我实在圆不回来),放血疗法更是预防疾病的主要手段,推荐每天要放两次血。简而言之,盖伦之后的时代,放血疗法成为包治百病的流行时尚。(真的,所有疾病都可以用放血来治,比板蓝根双黄连更加万能)。推广 理发师变成了外科医生原先在古罗马时期,发廊就可以提供远超过理发的额外服务(额,不是你脑子里面那种额外服务)。理发师相当于全方位的造型师,为将客户打扮得光鲜亮丽,他们需要给客户剪头发、修指甲(手和脚)、去死皮、拔掉坏牙(是,但不仅是理发师)。到了中世纪的欧洲,人们都喜欢精准科学的治疗,比如说放血、放血、以及放血。生了麻风?放血!痛风?放血!中风?还是放血!不管东南西北风,反正都是放血。于是,理发师的业务范围从美容服务拓展到了放血——原先放血是教士的专利,后来发现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放血需求,医患比例失调,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三世,让放血疗法走入民间,理发店成了放血疗法的主要场所(屠夫表示不服)。理发师们发展了一整套的放血操作规程和工具,放血疗法的双刃刀具叫“柳叶刀”,英国著名的医学杂志“Lancet”就来自这把刀(ps,最近这把刀在中国的知名度也是噌噌噌啊~~~)。理发师放血同时需要嗅闻、接触、品尝血液,以诊断病情。用柳叶刀切开静脉,不讲究的随便淌在地上,讲究的用一只玻璃杯接血,这只玻璃杯还成为很多人的传家宝,平时供在祖先灵位边上,几代人都用同一只杯子盛血(仪式感有木有?)。在一些高端私人定制生活体验理发会所,没有年历史的杯子都不好意思拿出手接血(这就是贵族的格调)。一开始理发店喜欢在窗台上会放上几碗新鲜血液以吸引顾客,显示理发师的放血技艺纯熟,生意兴隆(就好像我们平时杀鸡后接的那碗血也是放窗台上的)。后来不知道谁发明了沿用至今的红蓝白条纹相间的柱状logo,这红白蓝不是自由平等博爱,红色代表流动的动脉血液,蓝色代表流动的静脉血液,白色代表止血用的绷带,这个柱子象征着放血过程中用于挤压加速出血的小棍子。年,经过英王批准,理发师正式兼职医疗外科,并选三色柱作为他们行医和理发的标志。三色柱中的红色代表动脉,蓝色代表静脉,白色代表纱布。这个政策实行了年,直到年,英王乔治二世敕令成立皇家外科医学会(柳叶刀杂志也在这时候开始),外科医生从此与理发师分家,不过理发店门前的三色柱却一直沿用下来,直至今日。前面有点歪楼了,接下来我们还是回到放血疗法本身——放血的位置通常在胳膊、腿或者脖子,以切开静脉为主。放血可是个技术活,第一步是要用带小刀的划痕器去掉血管附近的皮肤,第二步是像拔火罐那样用玻璃或者金属罐子抽成真空或者预热,然后直接划开血管接血;也可以真空让这个杯子紧紧吸附在患者的皮肤上,结果就是出现一个充血的大泡,医生用刀划破这个泡,再用杯子吸出更多的血。对于女士来说这种骚操作或过于血腥,于是人们想到了水蛭。一只水蛭可以吸去5-10毫升血,而且水蛭还可以把血从难以到达的地方如“子宫口、牙龈、唇、鼻、手指”等部位吸走(头皮发麻,就不探讨是怎么把水蛭放到“难以到达”的地方)。比较变态的还用刀片把水蛭的身体划开,口器还在前面吸血,血马上就从刀口里流出来,显著提高诊疗速度。19世纪30年代,光巴黎一年就要用掉几百万只水蛭,而且还向英国大量出口,水蛭养殖业成为当时法国的一项大产业。理发师的lancet和人们对放血的热情,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西方医学史——外科学的发展是从理发店走出来的。其中标志性的人物就是16世纪的法国理发师AmbroiseParé,他后来被誉为“外科医生之父”(Tony老师,原来有共同的祖上)。我至今进理发店都有心理阴影,理发师拿着刀,看着我颈部血管跳动,会不会感受到内心极深处来自远古的呼唤?巅峰 一靠上帝,二靠放血14世纪欧洲鼠疫流行,各种治疗方案相继出炉——把病人移到下水道里面(街道上通风的地方会得鼠疫,那下水道里不通风就一定可以防鼠疫,这逻辑缜密得让我无言以对);吃发霉的蜂蜜(原理类似于天朝的以毒攻毒?);吃祖母绿(一块块宝石吃下去,不光有钱,还得有顶级的消化道);坚决不洗澡(身体上的毛孔开放会感染疾病,不光不洗澡,还要用小便大便涂满全身。这个传统后来被传下去了,伟大的太阳王路易十四一辈子就洗过两次澡,野蛮落后的俄国使臣第一次觐见时就被熏得昏过去了);杀犹太人和猎巫(黑死病在欧洲流行很可能的原因是当时大规模猎巫,而猫作为巫婆的宠物,由此想到可怜的格格巫和阿兹猫)都被宰杀了,导致鼠患控制不住……诸位看下来,是不是感觉最近流行的苯酚刺穴位、龙井防肺炎,明显要高明得多?但是最普遍的方法还是放血疗法,的确有不少人放血后没得病(放血疗法降低菌血症?)。最终,教会宣布抗疫胜利,一靠上帝,二靠放血,放血疗法赢得无数死忠粉。譬如,17世纪巴黎医学院院长巴丁(ps,17世纪,西方医学属法国,法国医学看巴黎,巴黎医生满地走,都是他教会看病。这个人在当时的地位,基本等同于今天的整个高级专家组),为了治疗妻子的胸膜炎,连续6次给她放血,给儿子放血20次来治疗发烧,自己放过7次血来治疗感冒。再譬如,年美国费城黄热病大流行期间,名医本杰明?拉什是放血疗法的积极支持者,他火速培训了一批弟子,施救场面蔚为壮观——上百人同时放血,诊所四周血流成河。淡出 名人之死引发的质疑随着时间的推移,放血疗法中引发的著名人物事故,渐渐使人们对其产生了质疑。年英国国王查理二世中风了,12名皇家御医战战兢兢地对他进行了惨绝人寰的治疗。首先他们划开了国王的血管,放了将近毫升的血,接着给可怜的国王进行灌肠、催泻,把人的头盖骨磨成粉,掺进泻药让国王饮用,每两个小时灌一次,整整五天!再用鸽子粪便做成的膏药谨慎地涂抹在他的脚上(现在大家质疑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当时可是头痛医脚的,进步了不少吧?)。还喂陛下吃下了一头东印度山羊的胆结石(这应该是羊黄吧,为什么一定要用东印度产的,还是没搞懂)。他们剃光国王的头发,用滚烫的烙铁把国王的头皮烫的全是血泡,然后把血泡挤掉。他们一次又一次地给他大量放血,有一次甚至割开了颈静脉。最后,国王在临终前身体内几乎都没有血了,最终生命顽强的查理二世离开人世。在遗言中表达对治疗医生的由衷感谢:十分抱歉,我麻烦了大家这么久,大家辛苦了!(朕实在是陪你们玩不动了~~~)30年后,查理二世的侄女安妮女王应该是贫血症晕倒,无知觉后被御医大量放血,两天后死于失血性休克,从此斯图亚特王朝绝嗣(灭门之灾啊)。年来,莫扎特之死和安魂弥撒曲的传奇、假想、谣言、推测一直是人们猎奇的话题,那个穿黑色斗篷的人真的是索命的冥间使者吗?无论如何,莫扎特也算是把放血疗法真正推到了风口浪尖。年2月,莫扎特时年35岁,接到了一项委托,为一位未透露姓名的资助人创作一首安魂弥撒曲。到了8月,一位黑斗篷信使上门催曲,随后莫扎特出现体重下降、贫血、头痛、晕厥等病痛。到了11月,他已经无法下床,持续剧烈呕吐腹泻,他的医生们用放血疗法救他,他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星期可能失血至少4品脱。(ps,我查了下,1英制品脱≈.26mL)。弥留的莫扎特感到死神的召唤,回光返照般的又写了几段《安魂曲》的音乐,并将剩下部分创作意图向助手绪斯迈尔作了交代,次日凌晨莫扎特去世,被埋葬在一个没有标记的墓穴中。年一个雨雪交加的傍晚,68岁的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骑马巡视种植园回来,感到喉咙疼痛,呼吸困难(貌似急性会厌炎,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可引起喉阻塞而窒息死亡)。华盛顿是放血的死忠粉,照例让管家为他放血,但情况并无好转。私人医生赶来后又连续为华盛顿放血两次。五个小时后,迪克医生受邀前来会诊,提出了开创性的气管切开术,但因为缺乏例证,医生们最终再次选择了谨慎的放血疗法,放掉了近毫升血(这也真是够谨慎了~~~),就是人体血容量的一半后,华盛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此处暂停,本人作为耳鼻喉医生忠告各位读者,急性会厌炎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生病那天是年12月13日,星期五,Fridaythe13th,这倒霉催的日子,黄历上写着诸事不宜。美国国父之死在世界上引起了对放血疗法的广泛质疑,放血疗法的最大问题在于医生不知道人体到底有多少血,盖伦没说过,只说过多多益善。那个年代就诞生了对照研究——英国医生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采取更科学的手段研究放血疗法:名患病的士兵被平均分成3组,有1组病人接受放血疗法,另外2组接受其他方法治疗,3组条件基本相同。结果是:不放血的两组分别有2例和4例病人死亡,而接受放血疗法组的死了35例。19世纪初,法国医生终于证实放血疗法对治疗肺炎和发热性疾病完全无效。皮埃尔.路易(PierreLouis)用7年时间对近0名病人的临床观察,发现放血疗法明显增加了病人的死亡率。至此,人们开始对放血疗法的信念动摇,但是19世纪放血疗法仍在流行,并且达到鼎盛。仅年,法国就进口了万条用于放血的水蛭。直到罗伯特·科赫等一批医学微生物学家出现,人们找到了更好的抗菌消炎的办法,这个流行了几千多的疗法才终于淡出了欧美主流医学的舞台。烛照 从未寿终正寝讲了半天,大家可能早就不耐烦——你瞎逼逼半天,就一句,放血疗法到底有没有用?!首先需要指出的是,一个人间断性的放掉一点血并无大碍。放血疗法对于高血压急症,严重菌血症等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要说放血疗法能包治百病却是缺乏依据。而且,现代医学已经有更好的方法来替代放血疗法。从0年前到年前,漫长而又血雨腥风,人们从来都对放血疗法笃信不疑,是现代医学的昌明终于让它日渐式微,渐渐退出医学实践。但直至今时今日,我们静下心来细想一下,放血疗法真的寿终正寝了吗?然而并没有。八十多年前,鲁迅先生就曾说过,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END· 冷静 专业 关键时刻派用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