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丘墟穴生发风气

时间:2020-11-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丘墟为经穴名(Qiūxū)。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足少阳胆经。丘墟是足少阳胆经的原穴。丘即土丘,墟指山下之地,此穴在外踝前下方,外踝突起如丘,故名丘墟。

丘墟。丘,土堆或土坡也。墟,故城遗址或废墟。丘墟名意指在胆经的风气作用下,地部的脾土为空虚之状。本穴物质为悬钟穴降行而至的水湿风气,在风气的吹刮下穴内脾土为空虚之状,只有皮骨而无脾土(肌肉),故名丘墟。

胆经原穴。原,本源也。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风气,性寒凉,为胆经风气的生发之源,故为胆经原穴。

丘墟穴在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在趾短伸肌起点;有外踝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分支及腓浅神经分支。

功能:生发风气。丘墟穴有清湿热、通经脉、利关节,健脾利湿,泄热退黄,舒筋活络的作用。

主治:丘墟穴主治胸胁满痛,颈项强,腋下肿,下肢痿痹,疟疾,脚气,足跟痛;以及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

丘墟穴配昆仑穴、绝骨治踝跟足痛;

丘墟穴配中渎穴治胁痛;

丘墟穴配大敦穴、阴市穴、照海穴治卒疝;

丘墟穴配日月穴、期门穴、肝俞穴、胆俞穴、阳陵泉穴、腕骨穴治黄疸、胆道疾患。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针刺法:向外斜刺0.8~1.2寸透申脉,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足踝部。艾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壮,艾条灸5~10分钟。

现代多用丘墟穴治疗血管性头痛、神经性耳聋、胸膜炎、胆囊炎、腋窝淋巴结炎、肋间神经痛、腓肠肌痉挛、肠疝痛、坐骨神经痛、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

■如果觉得不错,欢迎点亮右下角的“在看”或分享到朋友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