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青春痘最好医院 http://kangtya.com/shenghuo/lehuo/988.html 尺泽 尺泽,前人依其是手太阴之脉所入为合的合水穴,自寸口上量盈尺而得名,又名鬼受、鬼堂,为手太阴肺经之子穴。 依尺泽穴位所在、肺经子穴及肺之生理、病理,本穴是主治肺之实证、热证常用穴。 治疗范围 1.肺系病证肺主气属卫,外合皮毛,外邪侵袭,肺卫首当其冲。取泻肺经的子穴,有清肺热、宣肺气等作用。因此,凡外邪袭肺、痰浊阻肺、痰热蕴肺、阴虚肺燥、邪热乘肺等致使肺气不利、气机失常所引起的病证,都属本穴的治疗范围。肺开窍于鼻,因肺热出现的鼻疾患,亦可配取本穴。 2.经脉通路上的病证位于肘横纹桡侧的尺泽穴,其针感沿手太阴经下行经鱼际至拇指,上行循臂上达肺系而通肺脏。依其手太阴经脉和经别的循行、针感的走向和穴位的所在,本穴还治疗本经经脉循行通路上的肘、臂、胸和喉咙疾患。 3.经筋病手太阴之筋,上循臂,结肘中,上臑内廉。本穴所在处经筋弛缓、拘急,如肘臂挛痛、肘窝经筋失常等,亦都属本穴的治疗范围。 功能 1.辨证取穴用泻法,清肺热、宣肺气。类似黄芩、桔梗、桑白皮、瓜蒌皮、桑叶、知母、枇杷叶、白前等药的功效;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有泄血散热之功。 2.局部取穴用泻法,舒筋活络、宣通气血;用补法,有壮筋补虚之功;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祛瘀通络。 主治 咯血、咳嗽、哮证、喘证、秋燥、肺炎、肺痨、百日咳、麻疹、胸膜炎、喉炎、鼻衄、扁桃体炎、癃闭、痿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消渴、肘窝经筋挛急。 亦治感冒、鼻渊、酒渣鼻、丹毒、咽炎等。 临床应用 咯血 咯血之证,责之于肺,因肺络受伤所致。取泻肺经的子穴,用以泻肺热。 (1)风热伤肺,肺金燥热,热损肺络引起的风热伤肺型咯血。配泻肺俞、合谷(或曲池),疏风清热,清肺宁络;或配泻肺俞、膈俞,清肺宁络止血。 (2)热壅于肺,化火伤阴,肺络受伤引起的肺燥阴虚型咯血。针泻尺泽、补复溜,清金润肺。 (3)木火刑金,肺失肃降,咳伤肺络引起的肝火犯肺型咯血。配泻肺俞、行间,清肝肃肺。 针治咯血,是从调治病因、调理病机入手,以治其本,而收止血之效。若大量出血针灸难以控制时,应及时采用其他急救措施。 咳嗽 本病为肺系疾患的主要证候之一。取泻肺经的子穴,治疗肝火犯肺、痰浊阻肺、痰热壅肺和阴虚肺燥型咳嗽。 (1)肝火偏旺,上烁肺津,炼为胶痰,留恋肺中,肺失治节导致的肝火犯肺型咳嗽。配泻行间、肺俞,平肝泻火,清肺降逆。 (2)脾虚停湿,湿聚生痰,痰浊水饮上渍于肺,肺气升降出纳失常导致的痰浊阻肺型咳嗽。证见咳嗽痰多,痰白略黏,易于咳出,胸脘痞满,口淡食少,舌苔白腻,脉象濡滑等。配泻阴陵泉、丰隆,有二陈汤加味之效;或配泻丰隆,取补阴陵泉,健脾祛湿,宣肺化痰。 若痰浊不化,蕴而化热,痰热壅肺,肺失清肃所致的痰热壅肺型咳嗽。取泻尺泽、丰隆、内庭,清热化痰,宣肺利气;或泻尺泽、丰隆(配透天凉)、天突,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类似清气化痰丸之效。 (3)燥热伤肺,津液被烁,肺气不利引起的肺燥阴伤型咳嗽。证见喉痒干咳,咳而无痰,或痰细如线粉,不易咳出,鼻燥咽干,咳甚胸痛,舌红少津,舌苔薄黄,脉象细数等。针泻尺泽,补复溜;或泻尺泽、肺俞,补复溜,养阴清肺。如燥邪消烁肺阴,干咳不愈,舌红少津,形体消瘦者,可泻尺泽、内庭,补复溜,清肺润燥。 肺痨 在使用抗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针灸治疗,对于增强体质,改善症状有一定的辅佐作用。本病多见水涸金燥,取泻本穴,清肺、宣肺,用于阴虚肺燥型和肺金燥热型。前者配补复溜,养阴清肺;或配泻内庭,补复溜,清肺养阴润燥。后者配泻肺俞、鱼际,清泻肺热,利气止咳。 ······未完待续 以上内容选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常用腧穴临床发挥(第2版)》,作者:李世珍李传岐 图书原价 售价82.6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