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大冶刘仁八镇的龙凤山,可以说家喻户晓。那里犹如一个“农业大庄园”,不仅有农耕文化、绿色果蔬、水产种养等,还有各式各项休闲娱乐项目,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前往体验,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自年起,龙凤山先后荣获“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乡村旅游示范点”等荣誉称号,成了闻名全省的乡村生态旅游地标。前不久,龙凤山探索出的“三产融合”旅游减贫模式,成功入选了“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 提到这些荣誉,就不得不提龙凤山的“开荒人”,他就是大冶市龙凤山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合伍。 大冶市龙凤山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合伍 从五平方米起步拼出资产过亿利税千万 刘合伍出生在刘仁八镇八角亭村刘贵湾,家境十分贫寒。读书的时候,他经常摸黑起床,到山上砍柴回家,然后再背起书包上学校。18岁时,刘合伍离开家乡去当兵,这一去就是3年。退伍后,他回到黄石,先后当过拖拉机驾驶员、制衣厂推销员,也开过小商店、小餐馆,经历曲折、饱尝艰辛。 “那时候一无所有,有时还被拖欠工资,但我丝毫没有放弃。”刘合伍告诉记者,80年代末,他手提着帆布袋,来到铁山开始艰辛的创业历程,没有资金,就从赊购小商品开始;没有场地,就从摆地摊做起。最终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他将一个5平方米的小铺面经营得红红火火。随后,他把家乡几名木工兄弟组织起来,用石棉瓦盖起简易的木器加工厂,从事木器加工业务,并创办了黄石富豪家具有限公司。经过十几年的拼搏奋进,他把一个作坊式的木器加工厂发展壮大成为黄石地区最大的家具卖场,产品畅销鄂东及省外。到年,刘合伍的公司资产已超亿元,实现利税上千万。 盯准了一片荒山誓要转变观念改变面貌 常年在外闯荡拼搏,刘合伍几乎很少回到刘仁八。年,当他穿着西装、开着小轿车回到家乡时,赫然发现这里竟然几十年没有变,山还是那座荒山,路还是坑洼不平的泥巴路。正当他陷入沉思的时候,几个小孩捡起路边的石子朝他的小轿车砸来,紧接着嬉笑着跑掉,他顿时感到可恨又可悲。“这里太穷了,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只留下孤寡老人和孩子,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管教,很多孩子辍学,甚至还染上一些不好的习性。”刘合伍对此暗下决心,要把财富带回家乡,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 之后,刘合伍把家具生意交给家人打理后,风尘仆仆回到了家乡创办起龙凤山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全力建设绿色家园、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乡亲致富。然而让刘合伍没有想到的是,村民们对他的举动并不买账,甚至对着干,“龙凤山是一片荒山,我承包过来想种树搞山庄,谁知前脚种,村民后脚拔,阻力相当大。”刘合伍神情黯然,最后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合作社逐渐走上了正轨。为了激发老百姓种地的动力,让他们看到发展的希望,刘合伍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吸引农民投入到共同发展中,并把原先8块钱一亩都没人愿意种的地,提高到块钱一亩。 与此同时,刘合伍对农民提倡人性化管理,“你不种,我承包;你想种,我来教;你来种,我来销;种和肥,我先掏;丰收后,再补交;合作富,富得牢;共同富,激情高。”这不仅让农民种地无后顾之忧,还越种越起劲儿。胡远军是合作社的一员,原先守着五亩三分地过日子,年收入仅元。后来通过扶贫培训学习,转变了观念,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一年下来,算上国家土地补贴、土地流转费,年收入达到了3万多元,比原来的年收入增了6倍多。 如今,合作社社员有户,社员1万余人。在此基础上,龙凤集团还鼓励村民扩大发展规模,自主创业,现有30多户社员成为规模较大的专业种植户和养殖户,每户可增加收入2—3万元。 龙凤山 承担起脱贫责任带动自主脱贫创业脱贫 年,随着大冶乡村园博会热潮的掀起,龙凤山生态规模逐渐壮大,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提升。“现在到处都是笔直坚硬的水泥路,昔日的荒山也早已蜕变成健康绿色的生态庄园。”望着眼前的变化,刘合伍显得很激动。然而,在刘合伍心中,仍有一个结——脱贫致富。回乡创业以来,刘合伍根据实际情况,慢慢摸索出一套“扶志、扶勤、扶技”的理念。 扶贫要扶志。今年42岁的村民刘文财患有风湿病,干不了重活,住的土坯房一到下雨就漏,还有2个小孩等着钱吃饭上学,日子过得相当困难。刘合伍知道情况后,安排刘文财到龙凤山做了一名护林员,连他的妻子也安排当了保洁员,并给他发鸡苗鸭苗在家养殖,燃起了他对生活的希望。年,刘文财拿着这些年攒下的钱,盖起了新房子,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了。 扶贫要扶勤。刘合伍通过对贫困户摸底,对他们灌输勤劳致富的理念,让他们通过积极劳动改变自己。从年起,刘合伍先后安排农民固定工余人,临时工和季节工每年1万余人次,人均每月增收—元,贫困户也从最开始的30余户减少至现在的10户左右。 扶贫要扶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刘合伍通过成立“扶贫培训学校”,建立“阳光工程培训基地”,邀请专家能手为农民上课。近年来,龙凤集团先后举办了蔬菜种植、果树栽培、水产养殖、禽畜养殖与疾病防治等专题培训60余期,同时还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增强农民的技术能力。目前已有80多户社员成为规模较大的专业种植户和养殖户,每户年收入突破10万元。 眼下,刘合伍和他的龙凤集团共帮扶基地周边贫困村8个,贫困户42户,贫困人口人,另外村容村貌、交通条件、居住环境、村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态旅游产业扶贫的先进经验吸引着全国各地前来学习取经。 农户秋收 个人价值最大化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模式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习近平主席曾多次强调,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 对此,早在龙凤集团成立之初,刘合伍就确立了依托乡村旅游来带动一、二产业发展,将龙凤山打造成湖北省最大、最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体验乐园的思路,坚持“农工旅”三条腿并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好“红色土地、黑色食品、绿色家园”三色文章。 截至目前,龙凤集团仅投入绿化的资金就达多万元,纯人工造林面积多亩,绿化景点多处,建有露天标准园、特色种植园等七个园。年,龙凤集团继续引进浙江商行白茶项目,种植白茶1亩,总投资余万元。如今的龙凤山乡村旅游体验乐园,四季青山常绿、绿水长流、花果飘香,打造出集观光采摘型体验、自然教育型体验、休闲度假型体验、运动探险型体验、会务培训等于一体的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体验乐园。 与此同时,刘合伍还充分利用当地“劲牌水源地”这一品牌优势,种植“黑五类”(黑花生、黑玉米、黑豆、紫薯、黑土豆)、水稻、油菜等有机作物,加工成原汁原味原生态的食品,产品附加值翻了几十倍。此外依托革命年代红三军团位于刘仁八镇的旧址开发旅游区域,把红色纪念馆与龙凤山景区连成一线。 刘合伍说,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体现在有多少钱,而是体现在他的行动能有多大的影响。 的确,如今的龙凤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刘仁八籍在外商人回乡发展生态农业,资产已达50亿,为当地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龙凤山模式也正逐步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鄂东南红色纪念馆 络绎不绝的游客 留言”,参与互动交流↘来源:今日大冶 编辑:刘应应 校对:张敏 监审:明小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