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发生在全身多个脏器,如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肠结核等。结核病中以肺结核最多见。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继发性肺结核的患者,飞沫传播是肺结核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婴幼儿、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是结核病的易感人群。 肺结核的代谢特点 1.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能量及蛋白质消耗都显著增加。病原菌不断排出毒素,可导致全身中毒反应,造成长期不规则低热,能量消耗增加,蛋白质分解代谢显著增强,造成体内蛋白质丢失过多,患者可出现负氮平衡。同时,在结核病活动期,由于全身毒血症使患者食欲减退,患者饮食摄入量摄入严重不足。患者由于恶心、呕吐会造成蛋白质大量丢失,或者出现结核性胸膜炎和结核性腹膜炎时,也会造成胸水及腹水中大量的蛋白质丢失。2.钙:肺结核病灶修复时出现钙化过程,钙是促进病灶钙化的原料。但在疾病过程中,大多数细胞中的无机盐与氮成比例的丢失,出现血清铁降低及低钾等,同样,机体钙也随之丢失而出现不足,钙不足对结核病灶的钙化不利,影响疾病恢复。3.维生素:肺结核病由于分解代谢加强、能量消耗增高,各种维生素的需要量和丢失量均有增加,尤其在长期低热过程中,如果维生素补充不足,容易发生各种缺乏症,如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缺乏。4.脂肪:肺结核患者脂肪和类脂质代谢也发生障碍,如果膳食脂肪摄入过多,容易引起肝脏脂肪浸润,并抑制胃液的分泌,出现消化不良和食欲缺乏。5.碳水化合物:肺结核患者可以出现各种形式的低氧血症和缺氧,引起糖代谢障碍。在结核病的治疗过程中,营养支持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营养治疗可以补充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机体康复。营养治疗应该以高能量、高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的半流质或者普食为原则。如患者食欲差,进食少,经口进食不足,可以给予口服营养补充进行营养补充,或者置管进行肠内营养。如肠结核的病人肠道功能差,经肠道摄入营养不足,必要时可予以部分肠外营养支持。 肺结核营养治疗原则 1.能量:发热、咳嗽、腹泻等任何一种症状都要消耗能量,这就要求结核患者总能量的供应要高于正常人,一般以能维持正常体重为原则,在毒血症不明显、消化功能良好的情况下,全天总能量在~kcal为宜。 2.蛋白质:提供足量能量的基础上,提供优质的蛋白质。应尽量选用乳类、肉类、鱼类、禽类、蛋类和豆制品等。建议每天补充乳清蛋白粉30g。3.脂肪:每日供给量80g左右为宜。4.碳水化合物:视平时的食量而定,不必加以限制,而且应鼓励尽量多进食,可以适当采用加餐的方式增加进食量(合并糖尿病者除外)。5.矿物质:结核病灶的修复需要大量钙质。每日可饮牛奶-g,豆制品、贝类、紫菜、虾皮、牡蛎等也是钙的良好来源,除了饮食补充外,必要时可补充钙片。6.维生素:应供给丰富的维生素A、B、C、D,异烟肼治疗容易引起B6缺乏,维生素B6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7.膳食纤维:每天供给一定数量的新鲜蔬菜、水果以及粗粮可供给丰富的膳食纤维。8.不用油煎炸和不易消化食物。膳食应少刺激,少用或者不用辛辣刺激食品和调味品。禁饮酒。特别提醒 若患者已经出现因疾病慢性消耗导致的体重下降、消瘦、乏力、肌肉衰减及食欲下降、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医院营养科就诊,由营养医师为您制定专业的营养治疗方案! 科室介绍 科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