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健康管理师有责任和义务 向大家传递正确的健康知识和观念 这是我承诺篇健康知识的第3篇03/97 提到慢性病大家可能都知道,比较常见的有:高血压、糖尿病、各种肿瘤(癌症)、脑卒中等…… 今天给大家讲讲,到底什么是慢性病,以及是什么因素导致慢性病越来越流行,想要更健康的我们该如何远离它? 01 什么是慢性病?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根据以上定义,慢性病的几个特点有这些: 1-非传染性:是不具传染性的疾病; 2-起病时间长,病程长:不是短时间造成的,有一个漫长的时间过程,另外病程特别长,有很多需要终身服药,带病生存; 3-起病隐匿:发病的原因或导致病因的因素具有不确定性; 4-不是单指某种疾病,而是具有以上特征的一篮子疾病。 02 慢性病都有哪些? 常见的慢性病非常多,几乎各个器官、系统均有慢性病,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等。 1-循环系统疾病: 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心律失常以及心脏瓣膜病等。 2-神经系统疾病: 慢性脑梗以及脑梗后遗症、偏头痛、周围神经炎等。 3-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肝炎、胆囊炎、胰腺炎、慢性肠炎等。 4-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哮喘、咽炎、喉炎、慢性肺炎、胸膜炎等。 5-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膀胱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慢性附睾炎、女性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慢性疾病等。 6-运动系统疾病: 关节炎、骨关节病、腰背筋膜炎以及椎间盘突出等。 最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肝硬化、癌症、脑血管病、前列腺增生等疾病。 03 慢性病流行的现状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所引起的人们生活方式与习惯的变化,慢性病已成为影响人民健康和死亡的首要原因。 我国慢性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截至年,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6%,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病位列城乡死亡的前四位。目前,慢性病造成的疾病负担占我国总疾病负担的76%以上。 据公开权威统计截至年,我国共有脂肪肝患者约1.2亿人,高血压患者2.66亿人,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糖尿病患者1.4亿人,目前国内慢性病人数达3亿多,还有5~6亿的后备军。 据《中国国民健康与营养大数据报告》显示,70%国人有过劳死危险,76%的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20%的国人患慢性病,慢性病死亡率占86%。 统计显示我国国民患疾病呈现年轻化趋势,22%中年人死于心脑血管病,中青年女性易得妇科疾病,中青年男性面临猝死,过劳等问题。心脑血管病和肿瘤是影响中国人寿命的两大“杀手”。 报告显示中国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居疾病死亡构成的首位,占40%以上,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心脑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 读到这里你是不是感觉头皮发麻,慢性病其实离我们非常近,身边随便都有好几个患病的家人、亲戚或朋友、同事。 伴随着这些慢性病越来越流行的到来,造成了我国多种财政、医疗等方面严重问题和负担,还给家庭生活造成沉重压力,然而慢性病患者自身也遭受着病症常年的痛苦影响。 04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慢性病的发生与多种情况有关,如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生活方式、肥胖、高血压、血糖或血脂等,不健康饮食是慢性病发生、发展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 我国现有吸烟人数超过3亿。 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8.1% 男性吸烟率高达52.9% 非吸烟者中暴露于二手烟的比例为72.4% 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的人均年酒精摄入量为3升 饮酒中有害饮酒为9.3% 成人经常锻炼率为18.7% 更关键的是,以上这些健康危险因素之间互为因果关系,往往一种会带来多种: 一因多果,一果多因 多因多果,互为因果 举个例子常见的高血压,它是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既是慢性病的结果,也是其他慢性病的原因。一起看看下面这组研究数据: 高血压发展到后期,会引起严重并发症,患者往往死于脑血管病、冠心病或高血压性心脏病等疾病。 长期高血压引起的心脏肥厚和心、脑、肾组织缺血,甚至功能衰竭。其中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病等是主要合并症,致残、致死率较高。 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其中18-59岁的劳动力人口中有1.1亿人患病。 与患病率相同,我国人群平均血压水平也明显上升,年我国男性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分别比年增加了4.1和3.3mmHg;女性分别增加了3.6和4.1mmHg。 我国十组人群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舒张压每升高5mmHg,脑卒中危险会增加46%,冠心病和肾脏疾病的危险也会相应增加。 目前,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都处于低水平。了解血压升高的人中,有效控制率只有6.1%,仅有约万人。 05 慢性病如何防 日常生活中,建议养成良好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定时体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助于将慢性病的危害尽可能降至最低。 “三减三健”原则: 三减: 减盐、减油、减糖 三健: 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 以上这些落实到每天的生活方式中,具体我们要如何做到。参考上图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核心的生活方式改变有: 1-身体活动量每天至少步,避免超1小时以上的静态久坐 2-饮食结构,比例均衡 3-食物种类,多样化 4-少盐、少糖、少油,多喝水 5-戒烟、限酒 6-控制食物,摄入总量 做到以上这6点,可以说基本上避免了很多不良的生活方式,从日常生活中尽量远离各种慢性病风险。 今天先到这里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知道健康很重要,但学习正确的健康知识更重要! 赶紧用起来,让我一起积攒更多健康资本吧…… 学习不是目的,用起来才是! 写作不是目的,教起来才是! 成长不是目的,做起来才是! …………………………… 持续走在定投践行的路上 让成长更生猛一点儿吧 ……………… 袁攀感觉有用就打个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