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与血,身体的两大基石气血不足,全身遭

时间:2023-3-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提到“面色红润”“容光焕发”我们就能想到这个人是多么的精神饱满。从中医角度来说,符合这个标准的人,说明气血充足,身体健康。

反之,如果一个人看上去面无血色,发质枯黄稀疏,年纪不大却满身暮气,我们就会产生“气色差”的第一反应。

气与血是人体内的两大类基本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气血不足,全身遭殃

1伤发

“发为血之余,血亏则发枯”,“血盛则荣于发,则须发美;若气血虚弱,经脉虚竭,不能容发,故须发脱落。”

指出:人体内气血充足,则毛发旺盛,有光泽,脱发减少;气反之,毛发会出现脱落、白发等情况。

2伤皮肤

《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篇》精辟的阐述了气血对皮肤的充养作用:“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

意思为,经络把气血精微物质输送到皮肤,皮肤得养则红润;气血运行正常,濡养皮肤,则感觉灵敏。如气血生成不足或运行障碍,则表现为皮肤黯淡无光或萎黄、肌肤干燥、感觉异常。

3伤关节

“气虚则血少、血少则气虚”。所以,气血与人体的四肢关节有这微妙的联系,气血不佳则容易出现关节不利甚或关节酸痛等症状。

同时,气血不足,则不能有足够的营养供给肌肉,从而造成消瘦或肥胖,进而导致关节支撑不够或是关节负担过重。

4伤心脏

心主血脉,心悸、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多是由于心脏供血不足。

5伤大脑

大脑供血不足,会造成头晕或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因此气血于大脑也是至关重要的。

6伤肝脏

中医认为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若气血不足,则会影响肝的生理功能,出现眼干眼涩、月经不调等症状。因此,要想肝脏不出问题,首先要保证气血充足。

7伤肾脏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中医认为肾脏是先天之本,气血不足,则影响肾脏生理功能,,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水肿等症状。

8伤胰腺

气血不足,不能产出充足的胰岛素,糖就不会被正常代谢而留在身体里,导致血糖升高。

9伤肠胃

肠胃的正常运转需要充足的血液供应,气血不足,肠胃会缺血,从而削弱肠胃功能,导致肠胃功能变差,引发慢性胃炎等。

10伤乳腺

气血不足常会引起气滞血瘀、肝气郁结,从而导致乳腺疾病,最常见的就是乳腺增生。

11月经紊乱

气血不足,女性体内循环就不会顺畅,更易导致气滞血瘀,影响月经,常见症状为月经推迟、月经量偏少,甚至出现月经稀发、闭经的情况。

“气”对人体有推动调控作用、温煦凉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及中介作用。我们通过呼吸可以直观的感受到“气”。手放于腹腔或胸腔,感受气息吞吐之间的起伏,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由进而出,循环往复。

“血”为我们输送各类营养物质。中医概念的血,则不止于此,在中医理论中,还暗含一些现代所说的血的功能。举个例子,常说血能运输氧气、代谢产物、激素等物质;血中的白细胞、免疫物质等能够起到防御作用。

气与血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气是推动血流动的源动力,如同风吹过,水面泛起阵阵涟漪,是能让血动起来的东西,让血活起来的势能。有了这种“气”的推动,气与血才形成联动,维持人体内部之间的循环来往是。因此,气血的充足与畅行,是保证我们身体健康的基础。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补好气血?

气与血虽然各有作用,但行使功能时是互相影响的。所以,养生保健中,气血要双补,缺一不可。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如果气的推动、温煦作用减弱,在人体会表现为面色晦暗、皮肤干燥,甚至出现湿疹、脱发、痤疮等损美性病理现象。气血的盛衰和运行直接影响容颜的状况和身心健康。

因此,中医里的美容养颜之道,注重人体气血运行畅通和调补,对于气血亏虚的人来说,多吃“甘”味最补气!气血是从五谷演化而来,通过食疗调养是最佳选择。

人参

人参自古以来都被称作大补之品。其味甘、性微温,有补元气、生津养血的功效。气血不足的人群,可以服用人参来滋补。提示一般的气血亏虚是不需要服用人参的~可以通过以下药食来滋补。

玫瑰花

中医认为,玫瑰花有行气活血、化瘀、调和脏腑的作用。对女性来说,经常泡些玫瑰花茶喝或吃些有玫瑰成分的食品,气色也会逐渐红润。

黄精

黄精性味甘平,久服既补脾气又补脾阴,被李时珍称为“气血双补之王”,在《本草纲目》中突出强调其“补诸虚,填精髓,平补气血而润”的功效。

枸杞

枸杞具有补益肝肾、养血明目、防老抗衰等功效,同时也十分常见。《本草汇言》赞其“能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火可降,风湿可去,有十全之妙用焉。”枸杞药性平和,长于平补肝肾精血,堪称延缓衰老佳品,与红枣、黄精搭配均可滋补气血。

除了这些日常的药食外,还可以直接服用益气养血口服液来调更方便,效果也更佳。

气血失调人群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定期运动。

睡早起,适量运动。多吃红色、黑色食物,也可选用具有滋养气血功效的黄精、玉竹等进行食疗。需要提醒的是,使用中药材进行调补一定要在执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哦~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