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报告 患者,男,54岁,因左眼白内障术后1个半月,视力下降伴眼痛、眼胀2周就诊。 患者50医院行左眼Phaco+IOL植入术,视力恢复至0.2。术后2周自觉左眼视力下降,回医院复诊,诊断为:1.左眼白内障术后人工晶体眼,2.左眼葡萄膜炎。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0mg左眼球旁注射无好转。患者1周前出现左眼胀痛、视力进一步下降伴左侧头痛,医院诊断为“左眼继发性青光眼”,给予药物降眼压治疗,症状未缓解。-05-01转至我院,门诊以“左眼继发性青光眼、左眼白内障术后假晶体眼、左眼眼内炎待排?”收入院。患者糖尿病史10年,血糖控制欠佳。家族史:母亲因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曾行小梁切除手术。 眼科检查:Vod:0.1;Vos:HM/5cm,NCT:右眼12mmHg,左眼55mmHg。左眼结膜轻度充血,角膜雾状水肿,前房轴深2CT、周边1/5CT,房闪(+++),虹膜鼻侧、上方、下方中周部膨隆,与角膜大范围相贴,瞳缘虹膜后粘连。瞳孔近圆形,约4.0mm,对光反射(-),瞳孔区渗出膜形成,与人工晶体前后广泛粘连,IOL位正。眼底:隐约见视盘边界欠清,色淡,后极部散在小片状出血、渗出,其余窥不清。右眼晶体混浊(C1N2P0),眼底:后极部散在小片状出血、渗出,黄斑中心凹反光未见,余未见明显异常。 图1.患者左眼前节照相,可见结膜轻度充血,角膜雾状水肿,大部分虹膜与角膜相贴,瞳孔区可见纤维素性渗出,呈膜状贴于人工晶体前后表面。 图2.眼B超:左眼玻璃体混浊。 图3.UBM:右眼虹膜膨隆,房角较窄,但全周开放。左眼虹膜膨隆,大部分与角膜相贴。 入院诊断:1.左眼继发性青光眼,2.左眼葡萄膜炎,3.左眼人工晶体眼,4.双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5.II型糖尿病 焦点问题:白内障术后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的诊治 观点阐述;李思珍主任,刘汉生院长 有医生怀疑患者为细菌性眼内炎,从患者主要表现为瞳孔区的纤维素性渗出及玻璃体腔尚无明显浑浊的情况看,不太符合。微生物所致的眼内炎,哪怕是毒性较低的细菌或者真菌,眼内的炎症反应会更明显,特别是像该患者病程已有2周以上,往往有较明显的玻璃体浑浊与前房水的浑浊,甚至有前房积脓。瞳孔区较局限的纤维素性渗出膜的形成,代表葡萄膜炎症一定程度的局限与缓解。 根据患者的病史及检查,可考虑为白内障术后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患糖尿病多年且血糖控制较差,白内障术后如果没能进行严格的抗炎治疗和药物活动瞳孔,容易发生较严重的葡萄膜炎症,进而导致虹膜与人工晶体的广泛后粘连,虹膜膨隆与角膜内表面相贴,导致房角关闭引发眼压升高。病人眼压超过50mmHg,因此降眼压是当务之急,如何降眼压是问题的关键。由于房角大部分关闭,单用药物降压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可行激光虹膜打孔,形成前后房交通。一方面促进虹膜平面回退,有利于房角的重新开放,另一方面房水循环的重建、眼压的降低也有利于虹膜炎症的缓解。 治疗方案可考虑为:1.药物降眼压、抗炎与散瞳、行激光虹膜打孔术,2.控制血糖。 治疗经过 降眼压药物:美开朗、阿法根、布林佐胺眼液; 抗炎药物:普拉洛芬每日6次,百力特眼液5分钟一次连滴6次为一组,每天三组; 散瞳药物:美多丽每日4次、阿托品凝胶每日1次。 药物控制血糖。 住院第二天左眼眼压降至40mmHg,角膜水肿有所消退,遂行激光虹膜打孔术,术毕眼压22mmHg,药物治疗方案不变。 治疗五天后病人眼压控制在13-16mmHg,视力:0.04,矫正-3.00DS-0.50DC×→0.12+,角膜清亮、前房炎症减轻,房闪由+++降为+;虹膜平面后退,大部分房角重新开放。经YAG激光虹膜打孔后,眼前节照相和UBM如图4、图5。 图4.YAG激光虹膜打孔后,前房深度恢复正常。 图5.左眼YAG激光虹膜打孔后,周边部隆起的虹膜平伏,前房深度恢复正常。右眼虹膜膨隆,房角较窄。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