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呼吸不就是这么回事嘛!那个人不会呼吸?呼吸还有技巧? 事实上呼吸的确人人都会,可是演奏管乐器时就必须注意呼吸的技巧,如何控制呼吸、利用呼吸、保护呼吸器官不受伤害是极为重要的。 1.人类的呼吸方式共分为三种: (1)胸式呼吸法:吸气较浅而少,也是人们正常的呼吸方式。 (2)腹式呼吸法:深呼吸有如闻花感觉,吸气多而深但不易于控制,亦有部分学习声乐的人采用此法。 (3)胸腹联合式呼吸法:经论证此种方法最为科学,大多数学习声乐的人采用此种方法。 呼吸分为「呼」与「吸」两个步骤,「吸」就是吸气,空气经由口腔(鼻子)、气管进入胸腔到达肺脏。「呼」就是吐气,空气从肺脏经由气管到口腔(鼻子)吐出。所以,不管呼还是吸,空气都是由肺部进出。讲到这里,你一定有个疑问,什么叫做腹式呼吸法?难道可以把气吸到肚子里?那肺脏不是要破个大洞了? 腹式呼吸我们先从一般的呼吸来看,一般人呼吸与腹式呼吸对比,空气不会平白无故的流进肺里,必须经由特殊的运作让空气进出肺脏。吸气时,胸腔向外扩张体积变大,这时压力比外界小,所以空气向内流;吐气时,胸腔向内压体积变小,这时压力比外界大,空气向外流。藉由胸腔的扩张与压缩达到呼吸的动作,就是一般的胸腔呼吸。 腹式呼吸是靠横隔膜的移动来达成。吸气时,横隔膜向下扩张使体积变大,这时压力比外界小,所以空气向内流。同时,因为横隔膜下移造成腹部向外推出。吐气时,横隔膜向上压体积变小,这时压力比外界大,空气向外流。同时也因为横隔膜上移,腹部向内缩入。这就是为什么使用腹式呼吸时,胸部不动而腹部可以看到起伏。 在这里要说明的是,腹式呼吸与胸腔呼吸有时并不是那么明显区分的。有些人用胸腔呼吸,可是肚子还是有些微起伏,有些人天生就用腹式呼吸,但胸腔也有些人为的起伏。我们吹奏者要练的是使腹部的作用更大,胸腔的作用减少;腹式呼吸仍然是把空气吸到胸腔的肺中,只是作用的机制不太一样。 2.腹式呼吸的优点 (1)强度够强。使用腹式呼吸时,可加上腹部(或称丹田)的力量,所以推出来的气流强度比较强。如果是一般呼吸法,肌肉强度不够,也无法提供足够的气流强度。 (2)控制容易。吹奏乐器时,控制气流的强度与稳定度是很重要的。腹式呼吸可以利用腹部的肌肉来控制,所以稳定度较高。需要强度变化时,也可以经由丹田力量来控制。但一般呼吸法使用胸腔的肌肉较难控制,很难吹出稳定气流及控制强度变化。 (3)保护呼吸器官。由于胸腔呼吸使用的肌肉强度没有腹式呼吸那么强,在快速呼吸或者呼气的气量很大时,容易受伤。使用腹式呼吸法则因为丹田的肌肉较强,不会因此受伤。 3.腹式呼吸练习方法 刚开始练习时必须把呼吸独立出来练,不要一边吹乐器一边练习,那样反而做不到。专心注意呼吸的每一个动作,练到可以自然的用腹式呼吸时再上乐器会比较好。 首先吸气时尽量保持胸腔不动,丹田刻意向外顶。因为吸气时,空气进入体内一定要有个地方鼓起来,如果能保持胸腔不动,把腹部鼓起来,可以迫使横隔膜下降,做到腹式呼吸。说强迫是因为这时你可能还没学会让横隔膜下降,肚子不会因为横隔膜下降自然鼓起,所以要先有意识的强迫自己把肚子挺起来。这个步骤要注意维持胸部不动才能达成。吐气时一样维持胸部不动,强迫腹部慢慢内缩把气推出(或腹部挺住不收缩,使气息会更长一些,否则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气断了)。如此反复的练习,虽然是有意识的使腹部起伏,但练久了会越来越自然。等比较习惯之后,就可以在吹长音时同时练习呼吸,慢慢进步到吹曲子也可以使用。练到最后,连平常呼吸都使用腹式呼吸法。 良好的腹式呼吸,吸气的时候腰周围全部鼓起、变粗,身体上部略有下沉而不是起浮或提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