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与姿态的联系4

时间:2019-2-1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呼吸如何影响体态?

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到「横膈膜」的动作,例如肌肉活动度受限、血液的化学成份及自律神经系统等都有可能影响主要的呼吸机制,

当横膈膜活动度受限时,人体本身会使用其它的肌肉来增加空气的流量,一旦这样的代偿机制影响到横膈膜脚与斜角肌时,虽然还是一样呼吸,却也会造成脊椎伸直肌的慢性收缩,这会有一些不好的影响,

例如:当需有适当的肌肉活动度出现时,这些肌肉不容易放松,造成影响关节活动度的表现,有时这些肌肉是处于某些肌肉的拮抗肌(antagonist)时,

为了做出动作,此时主动肌(agonist)就必须出更多力需要更多的能量,最后因为恶性循环,而影响整体动作的表现。

呼吸与体态之间相互影响

从颈椎到横膈膜的深层筋膜反应链,Bienfait把它区分为「纵膈腔韧带与椎前筋膜」(prevertebralfascia),而在身体后面的则是脊椎与长肌肉群,这些身体前后的组织会彼此互相影响,

举例来说:纵膈腔韧带与脊椎长肌肉群就像是弓与弦,脊椎长肌肉群控制著后方弓的张力,而前方纵膈腔韧带与横膈膜脚则是控制著前方弦的张力,如果脊椎长肌肉群的张力过高就会造成前方韧带缩短,相反地,当前方韧带缩短时也会造成后方脊椎长肌肉群的张力过高(下图A、B)。

在临床应用上,想要处理这部份的深层筋膜就只有靠吸气动作或是逆向的吐气方法,例如「吐气时让腹部往外凸」,另外就是在吐气时针对颈椎做牵引(traction)的动作,这样对於筋膜反应链会產生两方向的牵拉效果。

脊椎的前凸弧度与呼吸

我们需先区分两种不一样的脊椎过度前凸弧度(hyperlordosis),

一种称之为横膈膜式(diaphragmatic),主要影响的是T11、T12、L1与L2,这是因为横膈膜脚活动度不足或过度使用所造成的,

另外一种则是因为腰肌(psoas)过度收缩所造成的,主要影响的是L3、L4与L5,正常而言,腰椎前凸弧度在呼吸时有两种作用,

一个是在呼吸时能有足够稳定度当作横膈膜脚的固定支撑,

另一个则是引导横膈膜下降的力量能朝前,所以腰椎前凸弧度在呼吸动作中一占重要角色,接下来将以静态与动态方面来探讨腰椎的稳定度。

◆当增加对身体重量的本体感觉认知,可以经由牵张反射(stretchreflex)刺激脊椎肌肉的活化,这在下一部份会仔细探讨。

◆从上述可知,如果腹横肌在吸气时能保有适当的张力,除了可以使中心韧带变成一个固定端外,还可以增加腰椎的稳定度。

◆以动态的观点来看,腰椎可以从另一方面得到适当的稳定度,就是阔背肌与对侧腰肌所產生的对抗张力,例如:在行走时,当一侧下肢向前摆动可以增加阔背肌的张力来对抗对侧腰肌对腰椎所產生的旋转力,因此达到一种动态稳果

所以要判断一条肌肉到底是吸气肌还是吐气肌,主要还是决於个案的体态(posture)与动作的协调(coordination),

有些习惯性体态会造成肌肉的功能改变,例如:前锯肌(serratusanterior)它连接肋骨与肩胛骨,那它到底是一条吸气肌还是吐气肌呢?

主要是以固定端的观念来判断,如果肩胛骨是固定端的话,则前锯肌的收缩会使得肋骨往上拉,这可以帮助吸气时的胸腔扩张,所以此时它是一种吸气肌,

相对的,如果个案本身腹肌太紧绷,固定端就会变成在肋骨上,所以此时它是一种吐气肌,因此在一些骨盘后旋(posteriorrotation)的个案身上,前锯肌是一种吐气肌。

在临床应用上,如果单纯来看呼吸运动,就只是区分为吸气与吐气动作,

如果要以体态(posture)来区分呼吸的运动,我们可以上重心(uppercenterofgravity,以下以G’来替代)与股骨头(femoralhead)之间相对关系来区分两种基本呼吸型态,

简单来说:一种是G’落於股骨头之前,另一种则是G’落於股骨头之后(如下图),呼吸运动与体态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呼吸运动可以说是这两种型态之间的运动,在吸气时G’落於股骨头之前,而在吐气时G’落於股骨头之后,

所以当有任何的体态上张力干扰这样的重心变化,则呼吸的动作必然会受影响,另外也可以由这样的关系来判别个案对吸气或吐气的偏爱,看其重心变化的倾向,

例如:有过度换气的个案,这样的个案吐气一定较短,因此上重心向后偏移的程度一定较小,所以在临床处理上我们可以结构(structuralpoint)的观点下手,比较胸腔、头与骨盘之间重量的对应关系,或著以功能性的方面下手,查看脊椎的弧度变化情形,不管是以哪一种方式下手,脊椎的肌肉都是关键。

*好书推荐*

《运动筋膜学》

目前各大电商平台有售

关于《运动筋膜学》

△RobertSchleip

《运动筋膜学》是由

「RobertSchleip」主编

他在德国Ulm大学领导筋膜研究课题,是欧洲Rolfing学会研究主任。

获得过肌骨医学VladimirJanda奖,是第一届筋膜研究会议的发起人之一和组织者。

《运动筋膜学》是健身教练,瑜伽教师、普拉提教师、舞蹈老师以及物理治疗师的必备书籍。

《运动筋膜学》展示了诸多令人兴奋的结论和大量可靠、新颖的信息。

基于谨慎的推断以及临床观察认为它们可谓重大的发现,且极具临床价值。

「呼吸」之不对称系统

「运动筋膜」筋膜和舞蹈

「运动筋膜」跑步的筋膜功能训练

「运动筋膜」筋膜和瑜伽-2

「郑重强调」物理治疗不是保健按摩!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后台删除

腾飞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哪里有治白癜风的医院
兰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