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发生在全身多个脏器,如肠结核、肝结核、淋巴结核、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等。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仅在抵抗力低下时才会引起发病。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表现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和空洞形成是结核病的主要病理特征。 结核菌属于分枝杆菌,生长缓慢,亦称抗酸杆菌。结核菌含有类脂质、蛋白质和多糖类,在人体内,类脂质能引起单核细胞、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而形成结核结节,蛋白质可引起过敏反应,多糖类能引起某些免疫反应。 结核病中以肺结核最为多见。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传染性疾病,肺部病灶可沿支气管外扩散外,还能通过血液、淋巴等途径传播到肺外组织。在我国,肺结核仍然是常见传染病,且近数年有回头趋势。开放性肺结核患者痰液是本病主要的传染源,通过呼吸道传播,少量、毒力弱的结核菌多能被人体防御功能杀灭,只有大量、毒力强的结核菌侵人人体,而人体免疫力低下时才引起发病。 一、临床症状 结核病临床症状随病情轻重而异。低热、盗汗和乏力是全身毒血症表现。典型肺结核多缓慢起病,病程较长,仅少数患者急剧发病,有严重毒性症状和呼吸道症状。全身毒性症状表现为午后、傍晚低热或轻微体力劳动后即引起低热、乏力、食欲缺乏、体重减轻、盗汗等;当肺部病灶急剧进展时,可有高热。通常全身症状出现较早,但早期症状轻微,容易被忽视。 呼吸系统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和呼吸困难。患者多有忽视。干咳,若有空洞形成,则痰为脓性。约有1/3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咯血,痰中带血是因炎性病灶毛细血管扩张引起,咯血后低热持续不退者多提示有结核病灶播散。中等量以上咯血是因小血管扩张引起,或来自空洞内血管瘤破裂;大咯血可引起失血性体克,有时血块阻塞大气道,可引起窒息。 炎症波及壁层胸膜可引起相应部位刺痛,并随呼吸和咳嗽而加重。慢性重症结核患者呼吸功能明显减退,可出现渐进性呼吸困难,甚至发绀。当并发气胸或大量胸腔积液时,则有急骤发生呼吸困难。 临床上将肺结核分为5型,即原发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泂型肪结核(简称慢纤洞型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 二、营养因素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结核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病原茵不断排出毒素物质,使机体营养状态受到损害,导致中毒和全身性反应,机体长期不规则低热,消耗增多,蛋白质分解代谢显著增强,造成蛋白质丢失过多,出现负氮平衡,可累及包括脂肪在内整个身体组织。同时,在结核病活动期,全身毒血症使患者食欲减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将影响患者摄入量而增加丢失量,使能量及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共同作用结果是患者极易出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养不良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淋巴细胞减少、萎缩,机体容易遭受感染,同时因缺乏病灶修复时所需纤维蛋白、多糖和弹性纤维等综合基质,使对病原菌包围和病灶修复发生延缓,在肠结核这种表现更为明显、 结核性胸膜炎和结核性腹膜炎时,胸水及腹水中大量蛋白质丢失,而结核病病灶修复也需要蛋白质,加重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如不及时补充,可影响整个机体,最终导致恶液质发生。 (二)钙结核病灶修复时出现“钙化”过程,钙是促进病灶钙化的原料。在疾病过程中,大多数细胞中无机盐与氮成比例地丢失,出现血清铁降低、低钾等。同样,机体钙也随之丢失而出现不足,钙不足对结核病灶钙化不利,影响疾病恢复。 (三)维生素结核病时因分解代谢加强、能量消耗增高,各种维生素需要量和丢失量也均有增加,尤其在长期低热过程中,如维生素补充不足,容易发生各种缺乏症,如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缺乏,甚至发生贫血。 (四)脂防结核病患者脂肪和类脂质代谢也发生障得、如饮食脂防摄人过多,容易引起肝脏脂肪浸润,并抑制胃液分泌,出现消化不良和食欲缺乏。 (五)糖类肺结核患者可出现各种形式的低氧和缺氧,引起糖代谢障得,患者血糖曲线和糖尿病患者血糖曲线相似。 三、治疗目的 补给充足能量和营养素,以满足机体需要和疾病消耗,加速结核病灶钙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机体康复。虽药物治疗结核病有相当疗效,但营养治疗仍十分重要。合理营养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疾病早日痊愈。 四、治疗原则 在结核病治疗过程中,休息、营养和药物治疗是结核病治疔不可缺少的三个重要环节,其中营养治疗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营养治疗和药物治疗相互配合,可减少药物副作用,补充足够能量和营养素,加速结核病灶钙化,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机体康复。故首先应该使患者在思想上加强对结核病营养治疗的重视程度。 结核病饮食治疗应从整体出发,要坚持长久,配置饮食时,在遵守营养治疗原则前提下,可适当结合患者消化、吸收能力和进食情况,二者不可偏一,目的是增加营养,增强抵抗力,补偿因疾病引起消耗。 结核病营养治疗应以高能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半流质或普食为原则。 1.供给充足能量结核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因长期发热、盗汗等增加能量消耗,能量供给应超过正常人。若患者毒血症不明显,消化功能处于良好状态时,每天供给能量为~kJ(40~50kcal)/kg。若患者因严重毒血症影响消化功能,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提供既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饮食。 2.供给足量优质蛋白病灶修复需大量蛋白质,提供足够蛋白质,有助于体内免疫球蛋白形成和纠正贫血症状。每天蛋白质供给量为1.5~2.0g/kg,优质蛋白应占总量的1/3~2/3,如肉类、奶类、蛋类、禽类、豆制品等。应注意尽量多选择含酪蛋白高的食物,因酪蛋白有促进结核病灶钙化作用。牛奶和奶制品至今仍然被认为是结核患者良好食物,因牛奶含丰富酪蛋白和较多钙,这两种营养素都有利于结核病灶钙化。 3.补充含钙丰富食物结核病痊愈过程出现“钙化”,需要大量钙质。故结核患者应供给高钙饮食,如各种骨头汤、脆骨、贝类、海带、海产品等。钙在代谢过程中常与磷有关。故在补钙同时,应注意增加含磷丰富食物。 4.供给丰富维生素维生素C可帮助机体恢复健康,维生素B1、B6能减少抗结核药物副作用,维生素A增强上皮细胞抵抗力,维生素D可助钙吸收。应多选用新鲜蔬菜、水果、鱼虾、动物内脏、蛋类等食物。 5.适量矿物质和水分肺结核、肠结核患者有可能出现贫血,故要注意补给含铁丰富食物。肉类、奶类、动物肝脏、绿叶蔬菜、菌蕈类都是铁的良好来源。长期发热、盗汗患者,应及时补充钾、钠和水分。肾结核患者多给予水分,可稀释和冲淡炎性产物,有利于减少尿道刺激症状。但严重结核有肾衰竭时,应限制水分和钠盐摄入。 6.注意饮食调配结核病患者不需忌口,提倡食物多样,荤素搭配,做到色、香、味俱全,营养全面,但要避免辛辣等刺激性调味品。发热或肠结核患者可用细软、易消化半流质饮食。禁止饮酒,酒精能使血管扩张,可加重肺、气管等结核患者咳嗽、咯血等症状。 五、食物选择 1.宜用食物多选用肉、禽、水产、乳、蛋及豆制品和新鲜蔬菜,特别是深绿叶蔬菜、黄红蔬菜和水果。 2.忌用或少用食物不用油煎炸和不易消化食物。饮食应少刺激性,少用或不用辛辣食品和调味品。禁烟和烈性酒。酒精能使血管扩肺结核患者气管刺激症状,加重咳嗽和咯血。 主讲:潘飞飞 编辑:王佳珂 编审:邓莹沛 医院营养科 医院营养科,在科主任领导下,专业技术人员7人,现开展住院营养支持治疗和营养咨询门诊工作。 住院部营养支持工作有营养筛查,营养会诊,肠内营养支持,营养宣教,居家营养治疗。肠内营养配制室成立于年,可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及不同病程制定个体化、合理化营养治疗方案,可配制20余种肠内营养制剂满足患者营养需求。 营养咨询门诊,成立于年9月,现与产科、生殖中心合作开展有妊娠期糖尿病一日门诊、体重管理特色门诊服务;并开展慢性疾病、疾病恢复期、亚健康等人群营养咨询;提供人体成分测量、握力等肌肉储备情况评价、营养素摄入情况评价、血液营养指标评价等综合临床营养评价,制定个体化营养饮食建议及营养素补充建议。 有下列情况,建议您进行营养门诊 1: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厌食,经常感觉身体虚弱、疲惫无力亚健康状态 2.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痛风、脂肪肝,肾病·、贫血、水肿,癫痫、苯丙尿酮症、高同型半胱氨酸等 3.外科术后、肿瘤放化疗期间及康复期营养不良 4.慢性腹泻、便秘 5.备孕,妊娠期(妊娠期糖尿病)、哺乳期 6.婴幼儿、学龄前、学龄期,青少年营养问题 门诊时间: 下午:星期一、三、四、五(14:30-17:30) 上午:星期二(8:00-12:00) 联系 - 联系人:邓莹沛,李高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