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穿刺术 简称胸穿,是指对胸腔积液或气胸患者,为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需要而通过胸腔穿刺抽取积液或气体的一种技术。 主要作用 1、取胸腔积液进行检测,以明确其性质,寻找引起积液的病因; 、抽出胸膜腔积液或积气,减轻对肺组织的压迫,使肺组织复张,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 3、抽吸胸膜腔的脓液,进行胸腔冲洗,治疗脓胸; 4、胸膜腔给药,可胸腔注入抗生素或抗癌药物。 适应症 1、诊断性:原因未明的胸腔积液,可作诊断性穿刺,作胸水涂片、培养、细胞学和生化学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可检查肺部情况。 、治疗性:通过抽液、抽气或胸腔减压治疗单侧或双侧胸腔大量积液、积气产生的压迫、呼吸困难等症状;向胸腔内注射药物(抗肿瘤药或促进胸膜粘连药等)。 禁忌证 1、体质衰弱、病情危重难以耐受穿刺术者。 、对麻醉药过敏。 3、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出血倾向,患者在未纠正前不宜穿刺。 4、有精神疾病或不合作者。 5、疑为胸腔包虫病患者,穿刺可引起感染扩散,不宜穿刺。 6、穿刺部位或附近有感染。 患者体位取坐位面向背椅,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不能起床患者可取半坐位,患者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常见并发症和处理气胸胸穿抽液时气胸发生率3%~0%。产生原因一种为气体从外界进入,如接头漏气、更换穿刺针等,一般不需处理,预后良好。另一种为穿刺中误伤脏层胸膜和肺脏所致。无症状者应严密观察,摄片随访。如有症状,则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出血,血胸少量出血多见于胸壁皮下出血,一般无需处理。如损伤肋间动脉可引起较大量出血,形成胸腔积血,需立即止血。肺损伤可引起咯血,小量咯血可自止,较严重者按咯血常规处理。 膈肌损伤,肝脏等腹腔脏器损伤穿刺部位过低可引起膈肌损伤,肝脏等腹腔脏器损伤。 胸膜反应部分患者穿刺中出现头昏、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剧痛、昏厥等症状,称为胸膜反应。多见于精神紧张患者,为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增强所致。此时应停止穿刺,嘱患者平卧、吸氧,必要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mg。 胸腔内感染操作者无菌观念不强,操作过程中引起胸腔感染所致。一旦发生应全身使用抗菌药物,并进行胸腔局部处理,形成脓胸者应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必要时外科处理。 复张性肺水肿多见于较长时间胸腔积液者经大量抽液或气胸患者。由于抽气过快,肺组织快速复张引起单侧肺水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和低血压。大多发生于肺复张后即刻或1小时内,一般不超过4小时。患者表现为剧烈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烦躁、心悸等,继而出现咳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有时伴发热、恶心及呕吐,甚至出现休克及昏迷。处理措施包括纠正低氧血症,稳定血流动力学,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 安全指引 胸穿时咳嗽易引起肺膨胀,穿刺针易损伤肺组织,嘱患者穿刺过程中切勿咳嗽、深呼吸或说话,必要时以手示意通知手术医生,患者欲咳嗽时即喝凉开水,可缓解咳嗽,咳嗽前将针退至皮下,剧烈咳嗽者应拔针停止操作。胸穿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防患者过度紧张,出现休克、呼吸困难等症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头晕、心悸、胸闷、面色苍白、出汗,刺激性干咳,甚至晕倒等胸膜反应。如有上述症状时立即停抽液,拔出穿刺针,用无菌纱布按压穿刺部位,并协助患者平卧,给予低流量吸氧,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血压下降休克表现者,遵医嘱给予0.1%肾上腺素0.5mg皮下注射,并给于激素、补液等处理。控制抽液、抽气速度,可避免发生复张性肺水肿及低血压。第一次抽气、抽液不要超过~ml(交通性、张力性气胸除外),抽液时间至少应控制在1h以内。对心功能较差的患者,首次抽气、抽液量宜更小,ml内更安全。当活检针从胸膜腔内拔出时,要立即用一手拇指堵住活检孔,并按压15min,有助于减少气胸的发生。 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或引流袋,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适应症 1、中等量气胸或张力性气胸 、外伤性中等量血胸 3、持续渗出的胸腔积液 4、脓胸,支气管胸膜瘘或食管瘘 5、开胸术后 引流装置 1、引流袋:用于引流胸腔积液。引流管直接接到抗返流引流袋。 、水封瓶:适用于大部分病例,可排出胸内积气、积液、积血及脓液。 3、水封瓶接负压吸引:能加大胸内负压,用于胸内肺膨胀不良残腔较大者。 护理 参考本号帖子-01-16《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胸膜活检术 胸膜活检术是对胸膜肿瘤及胸膜炎病因不明者的一种协助诊断方法。 适应证 1、疑有胸膜肿瘤者。 、渗出性胸膜炎不能确定性质者。 禁忌证 胸膜粘连、胸膜腔消失者不宜做此术。 患者体位、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安全指引同胸腔穿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