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由药物引起的药源性咳嗽,如药物性肺炎、药物性哮喘、药物性肺水肿等,表现多无典型特征,早期难以发现。 引发咳嗽的因素很多,既有疾病因素,也有过敏和其他物理刺激的因素,比如:吸入性刺激、感染、食物刺激、气候因素、精神因素、运动因素等。以上这些咳嗽我们一般比较容易明确,但还有一种引发咳嗽的因素或许就比较容易忽视,那就是某些药物导致的药源性咳嗽。 所谓的药源性咳嗽,是指某些药物导致的药物性肺损伤所伴发的咳嗽。 引发肺损伤的药物有很多,一般多见的有以下一些药物: 1、抗高血压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引起非特异性气道超反应性、呼吸困难、咳嗽、支气管痉挛和哮喘。 2、抗心律失常药物 胺碘酮可直接损伤肺实质细胞并引起肺纤维化和炎性细胞浸润。 3、抗凝药 肝素、华法林可出现胸腔或肺实质出血引起咳嗽。 4、利尿剂 氢氯噻嗪可导致间质性肺炎急性发作、非心源性肺水肿,表现为用药后数小时出现哮喘、咳嗽、哮鸣音和低热。 5、非甾体抗炎药 持续数周的亚急性渐进性呼吸困难和干咳。 6、抗过敏药 色甘酸钠可致一过性超敏性,表现为鼻塞、咳嗽、支气管痉挛等。 7、抗菌药物 呋喃妥因可致肺炎,表现为呼吸困难、干咳、皮疹、乏力、关节痛、胸痛、发热、肺部湿罗音、胸腔积液、高血压等。 8、抗结核药 对氨基水杨酸钠可导致超敏样反应,表现为发热、皮疹、干咳、肺泡浸润、淋巴肿大、胸腔积液、肝大。 9、抗溃疡性结肠炎药 可引起咳嗽、呼吸困难、肺浸润、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纤维化肺泡炎。 10、抗肿瘤药 可引起干咳、呼吸困难、发热等。 引起药源性咳嗽的可能机制:①药物在肺组织的高浓度摄取和活性取代产物在肺部聚积导致的肺局部毒性反应;②药物在肺部的急、慢性过敏反应;③药物引起炎性介质在肺部蓄积导致的咳嗽。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常同时存在于一种药物的发病机制中,引起肺炎、肺间质病变、肺水肿等肺损害。 如果出现由于药物引起的/咳嗽,救治措施如下: 1、立即停药,咳嗽可能停止; 2、对于顽固性咳嗽的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和抗过敏药来缓解症状,而单纯服用镇咳药未必有效; 3、对于由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所致的干咳严重时以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替代治疗; 4、对于久咳不治的患者,可以使用不良反应较小的右美沙芬,镇咳作用较强。 觉得文章不错,请在文末点赞支持 作者/马红妹来源/上海药讯 点击“阅读原文”,继教课程手机学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