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吸入氧浓度对胸腔镜手术肺萎陷及术后

时间:2018-11-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张梦 董有静 韩念娇 韩寒

沈阳,中国医院麻醉科(张梦、董有静、韩念娇、韩寒)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39(10):-.

DOI:10./cma.j.issn.-..10.

ORIGINALARTICLES

有研究表明萎陷的肺组织可能会引起肺炎等术后肺部并发症,肺部并发症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及对术后恢复产生不利影响。不同FiO2在胸腔镜手术对肺萎陷以及术后恢复的影响如何?目前鲜有研究。本实验研究不同FiO2对于胸腔镜手术肺萎陷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5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29例)和B组(30例),患者年龄18~70岁,BMI18~23kg/m2,ASA分级Ⅰ、Ⅱ级,无心肺功能不全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术前无肺部或呼吸道感染。预计OLV的时间大于40min。

排除标准:①术前评估有预期的困难气道管理;②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70%预计值;③术前CT提示气管解剖变异以及主气道肿物,肺大泡以及有肺不张者;④OLV30min内SpO2<90%者。

1.2 方 法

常规行术前准备,入室后监测SpO2、HR及ECG,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有创动脉压。麻醉诱导时,A组患者自麻醉诱导至OLV前吸入空气/氧气的混合气(FiO2=50%),B组自麻醉诱导至OLV前吸入氧气(FiO2=%)。麻醉诱导静脉给予依托咪酯0.2mg/kg、舒芬太尼注射液0.2μ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mg/kg,选择合适型号的双腔支气管导管进行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后,在仰卧位及改变为侧卧位时,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导管对位是否良好。术中吸入1%~3%七氟醚、持续泵注0.1~0.2μg·kg-1·min-1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术中根据肌松监测间断给予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维持肌松。呼吸机设置:潮气量7ml/kg,调节呼吸频率维持PETCO2于35~45mmHg。术侧肺开胸膜前改为OLV,不应用任何干预措施,令术侧肺自然萎陷。OLV后,两组FiO2均为50%。术者对分组不知情,并在夹闭肺血管之前至少进行OLV30min,以减少手术操作对肺萎陷的影响。术者在开胸膜后1min(T0)及OLV开始后10min(T1)、20min(T2)、30min(T3)时使用肺萎陷评分以及Campos肺萎陷分级评定肺萎陷程度。

1.3 检测指标

记录T0、T1、T2、T3时肺萎陷的评分和评级;记录入室后未吸氧状态下,双肺通气时,OLVT1、T2、T3时的PaO2;记录诱导时间(麻醉诱导至OLV时间)、胸膜开放时间(切皮至打开胸膜时间)、OLV时间、手术时间;观察术后第3天胸部CT检测肺不张的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肺部胸片浸润影发生率。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身高、体重、ASA分级、BMI、诱导时间、胸膜开放时间、手术侧、手术时间、OLV时间,术前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肺萎陷评分比较

T0时两组的肺萎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在T1和T2时的肺萎陷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T3时肺萎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3 肺萎陷分级比较

T0时两组肺萎陷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在T1和T2时的肺萎陷分级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4 PaO2比较

两组入室未吸氧PaO2(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肺通气时B组的PaO2明显高于A组(P<0.05)。T1时B组的PaO2仍明显高于A组(P<0.05),T2、T3时两组P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5 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术后肺不张发生率、住院天数以及术后肺部浸润影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T0时,两组肺萎陷评分和评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萎陷程度较差。这是因为当打开胸膜时,胸腔内负压消失,此时肺萎陷主要依靠Ⅰ相肺萎陷,即肺固有的弹性回缩力迅速产生部分萎陷,但是1min之内Ⅰ相肺萎陷停止。在T1时和T2时,肺萎陷评分和评级A组都较B组差,此时肺萎陷依靠Ⅱ相肺萎陷,即肺内持续的气体弥散和吸收。A组肺萎陷程度较B组差的原因是,A组中含50%空气,空气主要成分是氮气,肺泡内剩余氮气吸收缓慢影响了肺萎陷的程度。B组吸入的是%氧气,能够在肺泡内被快速吸收,从而导致肺泡萎陷。而本研究在T3时两组的肺萎陷水平基本达到一致。这可能是因为气道闭合之后,虽然氮气吸收较慢,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氮气会逐渐被吸收从而达到肺完全萎陷,最终两组肺萎陷水平达到一致。与Ko等研究相比,本实验肺萎陷的研究时限延长至OLV30min时,并观察了开胸膜后Ⅰ相肺萎陷的程度。

目前未有文献同时应用两个指标来评价肺萎陷程度。本研究在实验中所得数据发现,肺萎陷评分5分及以下对应的肺萎陷分级是“差”(即肺未萎陷或部分萎陷),6~8分对应的分级是“良”(即肺大部分萎陷),9~10分对应的分级是“优”(即肺基本完全萎陷),但是因为评价具有主观性,或许另外一个医师评价时评分和分级就会发生变化。而且本研究发现同时应用两个指标,两个平行版本评价,在同一个时间点,两种评价方法结果是一致的,如T1时,B组的评分高于A组,评级也是优于A组。

有研究表明,长时间维持较高PaO2对临床无益,本研究中在双肺通气以及T1时B组PaO2较高,而T2及以后两组Pa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吸入高浓度氧气并不会使PaO2持续升高,OLV后PaO2是一个进行性下降的过程,其原因是当开始OLV时,PaO2水平更依赖于此时的FiO2,而非肺隔离前的吸入混合气体成分。

本研究不足之处:①评价肺萎陷的方法比较主观化,然而,如果采用客观的评价方法,如测量萎陷的肺到胸壁的距离,可能会受患者胸廓大小的影响,而且操作起来不方便。而与临床最相关的评估是术者的临床印象。本研究采用的评价方法是国内外常用的主观评价肺萎陷程度的方法,已经被普遍应用在临床研究中,这两个评价方法简单易行,便于临床应用,对于术中评价肺萎陷程度有很大的实用价值。②本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肺功能和BMI指数都是正常范围内,所以研究结果可能不适用于肺功能受损和肥胖患者,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评估这类患者。③本研究只观察了术后3d肺不张、肺部浸润的发生率,而术后肺部并发症可能会持续到术后一段时间而且受其他因素影响,研究中无法全面考虑在内,本研究对长期的肺部并发症缺少进一步研究讨论,结果可能有局限性。

总之,吸入50%空氧混合气体会延缓胸科手术时患侧肺的萎陷,吸入%氧气则可以加速肺萎陷,有利于术者操作。因此建议在OLV前吸入%氧气,以使肺泡能够较快达到肺萎陷从而使术野更好的暴露。但这种差异在OLV30min后便不再显著。而且OLV前吸入%氧气不会增加术后3d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术后恢复无影响。

如果您对本文感兴趣,可登录我刊投稿系统平台(







































北京白癜风价格是多少
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