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积德治病救人 李,男,64岁。门诊病历。年12月3日首诊:年9月左医院行左肺全切+淋巴结根除术,术后发生左侧胸腔积液,经多次胸穿抽液治疗,至11月19日,复查胸片左肺呈“白肺改变”,胸腔超声(医院):胸腔积液84mm。现症见左胸痛,胸闷,高枕卧位,咳嗽,痰黄,下肢不肿,小便频数,大便难,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细。胸腔超声(本院超声号):左侧胸腔积液74mm。 西医诊断:左上肺炎性瘤行左肺全切+淋巴结根除术后.胸腔积液 中医诊断:悬饮 病机:肺失通调,饮停胸胁 治法:化饮利水,通络止痛 方药:椒目瓜蒌汤加减。 瓜蒌皮15g,花椒6g,桔梗10g,茯苓30g,桑白皮10g,葶苈子10g,旋复花15g,茜草10g,元胡粉(吞服)10g,紫苏子10g,前胡10g,芦根30g,薏苡仁30g,当归20g,郁李仁15g。×7剂 辨证思路详解:胸腔积液中医病名多归于悬饮范畴。《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椒目瓜蒌汤出自《医醇剩义》卷三,原方由椒目、瓜蒌果、桑皮、葶苈子、橘红、半夏、茯苓、苏子、蒺藜、姜组成。主治:“悬饮者,水流胁下,肝气拂逆,肺失清肃,咳而引痛也。”此方实为临床治疗胸水之效验方,屡用有效。本案病起毒邪蕴肺,术后又损肺络,肺失通调,水液代谢障碍,以致饮停胸胁。肺络受损,经气不畅故见胸痛,肺失清肃,故见胸闷咳嗽,故方以椒目温阳化饮以利水,茯苓、桑白皮、葶苈子泻肺以利水,瓜蒌皮宽胸利理气以除闷,桔梗宣肺,伍紫苏子、前胡肃肺以止咳,旋复花、茜草、元胡粉活血通络以止痛。芦根、薏苡仁实取千金苇茎汤意清肺热以化痰,当归、郁李仁润肠以通便。 年12月10日胸闷痛、气促明显好转,咳嗽痰黄,大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黄连6g,法半夏10g,瓜蒌仁15g,葶苈子15g,大枣10个,桑白皮g,苏木10g,丹参15g,当归15g,乳香6g,没药6g,炙甘草10g。×7剂 辨证思路详解::咳嗽痰黄说明肺有痰热内蕴,故方改小陷胸汤清热化痰,仍以葶苈子、桑白皮泻肺利水,合活络效灵丹化瘀通络以止痛。大枣、甘草调和诸药。 年1月7日诉服上方,胸痛气促逐渐减轻,现偶有胸部手术伤口处短暂隐痛,唯感便意频频,时欲至厕,且小便频数,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胸腔超声(我院超声号:):左侧胸腔无积液。 黄芪30g,白参10g,升麻5g,柴胡5g,白术10g,炙甘草10,陈皮10,山药15,益智仁10,乌药10,菟丝子15。×15剂 辨证思路:《难经·十四难》云:“损气肺者,益其气”,手术损肺,又症见便意频频,时欲至厕,且小便频数,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一派肺脾气陷之证,故益气升陷当为目前不移之法,方取补中益气汤益气升阳举陷。尿频,合用缩泉丸、菟丝子益肾固脬。 后因他病就诊,云服上方后诸症缓解。遂录其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