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我院胸外科何建行教授团队采用自主呼吸麻醉方法对一例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施行3D-全胸腔镜经右胸胸腺扩大切除手术,术中未进行气管插管麻醉,术后无需放置胸腔引流管与导尿管,提出全新的TubelessVATS理念,手术结束后3小时,病人在麻醉恢复室自行下地,行走回房。 患者为61岁男性,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睑下垂,睁眼乏力症状,视物重影模糊,医院就诊,诊断为重症肌无力,应用溴吡斯的明治疗,症状有改善,但症状反复,近半年来感肢体乏力,进行性加重,因抬脚行走有困难,医院就诊,每天需用丙种球蛋白20克,后来改用甲泼尼龙40mgQd,症状得到控制。年3月25日来我院胸外科就诊,入院后予做有关准备与检查,CT检查提示前纵隔脂肪组织增生,未见明确胸腺瘤。肌电图检测报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于低频刺激时波幅可见递减,高频低频刺激时波幅未见递增。甲状腺功能、血钾均正常。 3月31日,我们采用自主呼吸麻醉条件下为重症肌无力患者施行VATS手术,成功实现通过3D-全胸腔镜经右胸扩大切除术手术,术中探及双侧胸腺增生显脂肪化,右侧约8*6*3CM,左侧约10*8*25CM,包膜完整,边界尚清,未摸及明显肿物,右侧心包前脂肪组织增生,约10*8*2CM。手术中出血少,无放置引流胸管及导尿管。送麻醉复苏室观察,术后30分钟,病人清醒,吞咽、呼吸有力。术后3小时,病人自觉四肢有力,床边坐立无头晕及心悸,心电监测无异常,在麻醉复苏室医护人员监护下自行下地行走回病房,术后24小时内,我们做2次床边B超检查,监测胸腔积液情况,术后第24小时,做胸片检查及胸部B超检查,术侧胸无明显积液及气胸,肌无力症状有改善。 气管插管全麻下胸腔镜辅助胸腺扩大切除术是治疗重症肌无力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但术后伤口疼痛、胸腔引流管、肌无力危象等常常延缓患者快速康复。 我们采用自主呼吸麻醉条件下为重症肌无力患者施行VATS手术,成功实现了通过非气管插管,无胸腔引流管与导尿管,术后三小时落地的快速康复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据pubmed查新,该TubelessVATS复合术式未见公开报道。 赞赏 |